2015年10月,两岸故宫博物院共同迎来了90周年院庆。台北故宫博物院策划了“天保九如:九十年来新增文物选粹”及“神笔丹青──郎世宁来华三百年”两大特展,北京故宫博物院则开放了宝蕴楼、慈宁宫、午门雁翅楼及东华门4大新区域,并设置了多个展览。
感恩当年负责文物运送的故宫前辈运送部分文物到台湾,延续文化传承,成就今日故宫;感恩捍卫文物安全抵台的国军将士;感恩文物捐赠者丰富故宫典藏。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馆在北京成立,后因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原因,部分文物随国民政府南迁至台湾,并于1965年正式成立了台北故宫博物院。2009年,两岸故宫院长首次互访,并在此后以“借展”的形式多次合作。
建院90周年之际,两岸故宫博物院进行了第5次合作,于10月6日在台北推出了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的特展。特展展出了郎世宁相关文物100组件,其中8件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包括《郎世宁画弘历射猎聚餐图轴》、《郎世宁画果亲王允礼像册》和《郎世宁八骏图卷》等。
台北故宫博物院亦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借来《百骏图》的稿本,与原作一同展出,参观者可从中窥见郎世宁作画的过程。该画于雍正六年(1728年)完成,描绘了姿态各异的百匹骏马放牧游息的场面,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中运用西洋技法,却表现出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与祥瑞思想,体现了郎世宁“中西合璧”院画风格。此画也是善于画马的郎世宁生平百余幅马画中的杰作。
除郎世宁特展外,“天保九如”特展也出现了众多珍品。“天保九如”名字源于先秦诗歌《诗·小雅·鹿鸣之什·天保》,诗中运用九个“如”字,串连起山川日月、松柏冈陵等意象,表达了深切的期望与美好的祝愿。
该展共分为“器物”、“书画”和“图书文献”三大单元,其中“器物”跨越六千年历史长河,展出了东周楚系青铜器代表作“曾姬壶”,以及1950年归还自日本的清代瓷器“墨地素三彩四季花鸟瓷方瓶”等文物。“书画”则精选历代文人墨客的名作,包括北宋文豪苏轼的书法《黄州寒食帖》、南宋理学家朱熹存世仅见的大字书法《易系辞》等。
“图书文献”展出了丰富的典册类型,包括古籍善本、名家手稿、宗教典藏以及东西方绘制的古舆图(古地图)等。其中《京杭运河图》采用传统山水画法,详细描绘了运河全线的河道、山脉、湖泊、沿线的府县城镇、名胜古迹等,忠实反映了清代康熙年间运河水利工程的情况,是清代运河图中的代表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90周年纪念展也于10月10日起开幕,展览包括“慈宁宫雕塑馆常设展”、“寿康宫原状及崇庆皇太后专题展”、《石渠宝笈》特展等。其中慈宁宫的展览有北齐石佛等许多大体量文物首次亮相,并采用“裸展”方式,即去掉了文物周围的保护玻璃,只在文物表面涂一层保护材料,让观众得以近距离接触文物。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国强表示,其中一尊大石佛重达4吨多,之前一直在库房“躺着”,20多人用了20多天才将佛像立起。据称因观看角度不同,佛像被立起后表情从“哭相”转为微笑。
此外,紫禁城内四大花园之一、专供太后太妃们游玩的“慈宁宫花园”,也在筹备多年后正式对外开放。该花园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园中树木以松柏为主,种有玉兰、丁香、牡丹、芍药等四季花卉,环境宜人。参观者还可实地参观位于花园东院的考古工地。
清宫电视剧中常出现的寿康宫,则复原成了干隆皇帝母亲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居住时的原状,并在东西群房设有专题展。崇庆皇太后在寿康宫居住时间最长,也是中国古代皇太后中最长寿者之一。专题展通过“母仪天下”、“慈寿无疆”、“母子情牵”三个单元,展现了她尊崇的地位及与干隆皇帝的母子之情,也能使参观者感受宫廷中的女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