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QIA
-
收到兵役通知那一刻,我決定跟家人說「我想當女生」|端傳媒X一手故事
這是一個融合許多聲音素材的故事,在這裏聽到小宇成為一名跨性別女性的故事。
-
愛慾錄:同志的第一次親密關係,「性」與「愛」是兩種不同的能力
我們游離在戀愛關係之外,是因為抗拒一對一的親密關係,還是因為我們「不會愛」?
-
The 1975 男男擁吻「吻出問題」—— 大馬的政治、宗教、LGBTQ+與表演產業
保守的宗教社群與性\別及同運人士都發聲譴責The 1975的做法。為何同運人士反對聲援LGBTQ+的行為?
-
「中國民間社會還沒死」,他們把「鐵鍊女」等性別議題帶進聯合國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us,但我們也在watching Big Brother。」
-
《海鷗來過的房間》孔慶輝專訪:澳門電影,如何打破寫意生活的刻板印象
澳門人的焦慮,幸福舒適的生活,翻開卻是空洞重複的日常。
-
跨兒現身
一個跨女的外型焦慮︰我符合社會對性別的期望嗎?能成為所追求的女生模樣嗎?
我寧願你叫我「八婆」,也不想你叫我「靚仔」。
-
異性妻子與同性愛人,武漢老年同志的雙面人生
小賈不會把老人喜歡同性與對妻子沒有愛情聯繫起來,因為在她的周遭,「他們(異性戀男性)對妻子的態度和這些爺爺也沒啥區別。」
-
他們當上男性性工作者,看到人情冷暖,也看到心中那塊最嚮往的自由
在香港,這些「哥哥仔」隱藏於都市中,為客人實現那些難以啟齒的性渴望。
-
愛慾錄:我們不是未遇到愛情,而是不需要——香港無性戀者對愛的想像
「如果我跟伴侶說我的情況,像結婚後一下子跳到老夫老妻無性生活的階段,有幾多個受得了?」
-
紀錄片《安全距離》導演池清麗:對同志運動有些灰心?改變也許下一刻就發生!
疫情期間,池清麗拿起相機,開始記錄31位在英亞裔酷兒的故事,試圖探索關於性別、移民、身份認同、親密關係等問題的答案。
-
愛慾錄:極限推拉16年後,我們結婚了
在我最瘋狂的夢裏,也從未想過會被Yat Ching求婚。
-
中學生抵抗校園性別定型,平機會、法庭成為捍衛選擇權的新戰場
「我們好像齒輪,人們不在意齒輪有何感想,只要符合形狀、持續運作,就沒所謂。齒輪長時間維持痛苦狀態,但他們不會在意。」
-
被處分的彩虹:失落的,接力的
「彩虹像是暗號……我們不需要更多交流就能確認對方是安全的,有互通語言的人。」
-
S2 舊現象、新日常,EP06
端開麥:離開固定的座位,發現自己身上的酷兒
每個人身上都有邊緣性,接受它,發展它。
1 /
7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