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
《全民造星》令香港重現追星熱潮,你也有追看嗎?
有論者指,《全民造星》在香港的熱潮是本地文化產業韌性的體現,你怎麼看?
-
迪士尼真人影片《花木蘭》爭議重重,你是否計劃去影院觀看?
迪士尼動畫改編真人電影,是兩難冒險還是新的突破?
-
明星肖戰同人漫畫引發粉絲攻擊,你如何看待以男明星「女化」為藍本的創作?
舉報之風的盛行會摧毀什麼?這樣的舉報機制是如何產生的?
-
遊戲《瘟疫公司》從蘋果中國區下架,遊戲是科普的解藥還是恐慌的毒藥,你怎麼看?
你玩過這款遊戲嗎?有怎樣的遊戲體驗?
-
藝人高以翔錄製高強度真人秀時意外猝死,綜藝生態及配套,該問責何處?
節目合約條款被爆出,合約要求藝人「完全自願參加並完全願意承擔由此可能帶來的一切後果」,被指霸王條款「生死狀」,節目組在保障藝人及參與者方面該負上多大責任?
-
台灣調查指逾5成上班族擁有網紅夢,你怎麼看網紅現象崛起?
生活方式、語言學習、好物評測、影視吐槽、電競直播……你有收看「網紅影片」的習慣嗎?
-
晉江文學城被指傳播色情,我們該怎樣看待小說中的性情節?
「掃黃打非」辦公室認為,網絡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是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引發違法犯罪的重要誘因,你怎麼看?不少網民提出的文學作品分級制是解決良方嗎?
-
中國遊戲新規:被殺揮手、火花替代血液......你怎麼看這樣的變動?
是「審查閹割版」,還是對遊戲社會問題的一次有益嘗試?其中取消男性裙裝的變動被指性別歧視,你怎麼看?
-
計程車隱私、名人私德審判......在「許志安事件」的熱話中,你看到了什麼?
許志安事件掀起的名人私德審判,是對公眾人物的輿論霸凌還是公共監督?
-
愚人節已經不好玩了?在社會秩序和政治正確面前,愚人節還有其意義嗎?
近年來愚人節不再像以往一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你同意嗎?
-
毒品交易、性犯罪、偷税、警商勾結…你如何看待近日韓國娛樂圈勝利醜聞一案?
韓星勝利醜聞愈演愈烈,作為韓國重要國策的娛樂產業因此遭受重創,你認為韓國娛樂產業鏈會如何轉向?
-
為誇而誇「誇誇群」:你願意接受峰湧而至但又不太真心的讚美嗎?
「為了誇而誇」能否讓人真正快樂?
-
《Vogue》連日引發亞裔歧視爭議,你怎麼看?
模特 Gigi Hadid 的視頻,擁有細長雙眼的模特高其蓁的寫真,有雀斑的 Zara 廣告宣傳,為何時尚品牌中的亞裔面孔屢屢成為人們關注與爭論的中心?
-
多音字或將被改音統讀,多音字在現代漢語已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嗎?
從眾從俗,還是保留傳統,若要統讀多音字,標準該為何?
-
《還願》爆紅後因「符咒彩蛋」掀極大爭議,你怎麼看?
「未尊重玩家知情權」還是「藝術自由」,這場《還願》大爭論之中,我們爭論的是什麼?
-
北京故宮披露文創年收15億,你怎麼看兩岸對故宮文化符號的開發?
兩岸故宮博物館文創互有相似又被評價「此消彼長」,你對兩岸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分別有怎樣的感受?
-
中國人的新年俗——今年的春晚你看了嗎?
性別、地域及種族歧視,政治化,評論審查......過去的春晚還曾陷入哪些爭議?你又怎麼看這些批評?
-
有害社會還是「看得很爽」?你眼中的宮廷劇是怎樣的?
讚頌過去甚於當今、宣揚奢華逐利......《北京日報》狠批宮廷劇五大害,你同意嗎?
-
取材中國農村的宣傳片《啥是佩奇》,是成功在地化還是放大城鄉對立?
是什麼讓小豬佩奇再次風靡中國?她會成為下一隻米奇老鼠嗎?
-
韓國瑜邀瓊瑤任「愛情產業鏈總顧問」,高雄會成為浪漫城市嗎?你怎麼看?
摩天輪、婚紗服務業、珠寶飾品業......有評論認為韓國瑜思維狹窄,將愛情經濟侷限於過時的浪漫元素,「愛情產業鏈」應該有什麼?
-
突然好想你,二十年前的你在哪裏?
在你的心中,是否仍有一個尚未崩壞的地方,留給五月天?
-
《黑鏡》交互電影褒貶不一,你喜歡為電影角色作主嗎?
交互式創作應該以劇本完善度為先,還是觀眾的互動更重要,應是電影遊戲化,還是遊戲化電影?
-
「我們應更自在地談論政治」,談談你喜歡「政治歌曲」
生祥樂隊的「拜請保生大帝」不久前因涉政治被下架,在處處紅線的「大審查時代」中,如何在音樂裏談論政治?
-
3D虛擬形象遊戲 Zepeto 走紅網絡,你也被吸引了嗎?
Zepeto 霸佔了十多個國家地區的下載排行榜首位,它創造的這個虛擬社交世界給你帶來了什麼?它為何如此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