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交
-
被抵制的北京冬奧,與中國體育外交之路的終結?
當中國大陸的形象變得越來越差時,台灣反而依靠體育競技吸引了世界更多的目光。
-
即將於立陶宛設立的「台灣代表處」,會是台灣外交的範式轉移嗎?
當「中華民國大使館」數量日漸減少,兩個冠名「台灣」的外交機構卻在近兩年先後開張。
-
海地總統被刺案,與台灣在加勒比海的外交陣地戰
總統被刺,局勢動搖,讓這位於中美洲的動盪島國、台灣僅存的邦交國成為國際矚目焦點。
-
專訪「翻譯家」李靜宜:1989年以來,最了解李登輝的人
不到三十歲便開始擔任李登輝的撰稿人,歷經四任總統,身為專業譯者的李靜宜,此生做過最長的一份正職工作,還是替總統「翻譯」。
-
24小時內的「台灣辦公室」風波:誰是蓋亞那?
南美洲的蓋亞那,一度成為中美台角力的戰場,也是「台灣」冠名駐外館處的又一次嘗試。
1 /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