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週年
-
不想回憶、未敢忘記︰在香港、在台灣、在海外,看到悼念六四的那點光
六四33週年,亦是香港第3年沒法自由地公開悼念六四死難者。無論人在哪裏,忘不了的,年月也不會蠶蝕。
-
抹去與傳承:33年後,香港的六四記憶之戰
「要抹去香港人的記憶,需要多久時間?」
-
上海大學生在1989:後來的同學聚會,我們只聊賺錢
他們不約而同陷入生活的泥沼,想著怎麼賺錢、怎麼過得更好。只是,偶爾談起那段經歷,便「汗毛直豎」,像回到了那個年代。
-
臉——大寫的人,無處安放的自由
「我們現在繼續做的,也會成為國殤之柱故事的一部分,這就是我想要的,讓它去反映香港民主、自由的狀況。」
-
圖片故事
燭光長燃32年,香港人的六四維園之約
在一片燭海徹底消失之前,端傳媒搜集整理了歷年維園集會現場的珍貴相片。
-
不一樣的六四集會:燭光遍佈全港,人們為香港抗爭而歌
經歷反修例運動,六四集會有了新的意義和情感,有人認為出席六四晚會的意義「就是守護還可以紀念中共暴政的空間」;今晚各區集會,市民呼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香港獨立」等口號。
-
六四31年,紀念燭光熄滅時?專訪澳門民聯會區錦新、吳國昌
當疫情成為理由,澳門六四戶外紀念活動今年迎來全面禁制,區錦新和吳國昌確信明年仍能找到出口。香港呢?「香港情況遠遠比澳門惡劣得多,而且情況肯定越來越惡劣。」
-
劉銳紹:三十一年間,六四悼念怎樣影響了香港人?
我總覺得過去的三十一年,是磨煉和提升香港人政治道德、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的過程。日後困難雖多,但香港人還會繼續鍛煉下去。
-
澳門「六四圖片展」30年來首被禁,民聯會區錦新:當局找到限制活動的理由
每年六四前夕,民聯會均會於澳門各區舉行「八九民運圖片資料展覽」,過去三十年從未間斷;惟當局今年先後以審批準則及疫情為由拒絕申請。
-
六四專訪
專訪前四通總裁萬潤南:三十年來血仍未冷,格局變化將帶來新局面
海外民運30年,他不認為是成功,但也絕不認為是一場失敗。海外民運被「修理」這麼多年,卻始終沒有被「屠宰」掉,正顯示其韌性之強。「至少我們血還是熱的,骨頭還是硬的。」
-
六四·三十年
許仁碩:六四後,誰幫助中國政府突破國際制裁?
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歐美各國紛紛以經濟制裁、抵制中國方式表達對武力鎮壓的不滿。哪個國家以外交折衝與實際金援協助中國突破國際制裁?答案或會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
圖片故事
影像現場:維園燭光延續三十載,人民不會忘記
在《逃犯條例》修訂陰霾和不斷緊縮的政治環境之下,六四事件踏入三十週年,維園燭光依然。主辦方公布集會人數高達18萬,創下5年來新高。
-
評論
卞中佩:六四是中國與台灣巨大的分界線
30年前的六四終結了冷戰,但30年的滄海桑田,世界可能又走往新冷戰的當下,仍然是中國巨大空白與黑洞的六四,是中國與自己、中國與台灣、中國與世界之間難以彌合的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