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香港失去的消費力:趁北上熱潮,我們走一趟深圳東莞「山姆兩天團」香港

尋找香港失去的消費力:趁北上熱潮,我們走一趟深圳東莞「山姆兩天團」

一籃子因素正吸引港人北上,是深圳珠海的引力太強,還是香港留不住人?

香港市民,感受到經濟「由治及興」了嗎?|端聞 Podcast

香港好像在面對一種角色上的轉移,從中西交匯點、「亞洲金融中心」,變「中國的金融中心」。

#香港窮遊、#復古港風——「小紅書營造的是過去的香港」

大陸旅客擁抱香港的「舊」,同時摒棄香港的「新」。

港人北上消費週末日誌:遠離政治,在價廉食買玩中享樂

「你做個普通的人,就隻眼開、隻眼閉。」

「世紀暴雨」影像:有市民質疑政府應對,廣東多地也傳災情|Whatsnew

耀東邨有山泥傾瀉,黃大仙中心遭受嚴重水浸,部分網民批評公佈停課時間太晚及沒有宣佈停工。

「海葵」致香港破紀錄暴雨多區水浸,深圳嚴重內澇,水庫排洪|Whatsnew

港深兩地以外,颱風海葵的餘波已造成廣東省東部與福建多地暴雨。

誰從香港偷渡?深圳邊境的搜查、懸賞與防疫破功

在與香港一河之隔的城中村,人們相信有數以百計的人由香港偷渡至深圳,因此要封鎖區域來捉他們。

深圳填海大躍進:「再填下去恐怕就和香港連在一起了!」

土地緊缺下,深圳政府將目光投向填海。而事實上,全中國的沿海城市都在躁動不安。一場「新造地運動」正在興起?

後疫情時代的購房者:錢拿在手上就是貶值,太焦慮了

房子,是中國人在不安和不確定的時代中,最渴望抓住的救命稻草。

GDP增速跌至40年來最低 ,深圳怎麼了?

民營經濟消沉,地價飆升,企業外遷,用「高端」產業替換「低端」產業走得通麼?

專訪《過春天》導演白雪:單非、跨境與水貨,港深雙城的過界青春

「我覺得這個人群是值得被記錄的,值得被電影留下來的。」

李勁華:深港合辦科技園,深圳得益,香港又如何?

事實上,深圳能幫助香港科技產業的地方甚少,所以兩地支持河套科技園的人,無論如何攪盡腦汁,都只停留流於口號式的「共贏」概念。

金心異:深港合辦科技園,能否助香港解決產業困境?

港深科技園合作來得太晚了,於深圳已然意義不大;至於能不能幫到香港,還要看兩地是否能夠真誠合作,並找到最佳的合作模式。

趙思甜:佳士工人維權事件,官方評論體現出怎樣的邏輯?

這次官方對佳士事件的處理思路,在邏輯上與2015年底抓捕勞工NGO工作人員的行動一脈相承,而在警方與官媒的配合性、同步性上甚至更甚於2015年。

陳敬慈:從佳士事件看中國工會改革的結構性矛盾

佳士事件顯示,工會改革的基本矛盾並沒有改變:全總有組織工人的行政壓力,但是又有政治上的考慮,以至不能支持真正維護權益的工人成為基層工會的領袖。但是佳士事件也顯示了中國的社會經濟狀況出現了新的發展,即階級鬥爭的主體出現了變化。

專訪潘毅談佳士工運:以「社會主義」摸索如何跨越「資本主義」

潘毅:我不想美化過去,過去有很多不足,推行過程中也出了很多問題,但那些正正是「民主實踐」的問題。

陳敬慈:韓國80年代工運引發的蝴蝶效應,會在中國發生嗎?

了解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勞工運動,對透視中國社會轉型期的勞工事件,具有很強的啟示性。佳士事件所展現的知識份子與勞工之間的關係,和韓國1980年代初的勞工運動,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未完的抗爭:深圳佳士工人維權事件始末

一場發生在深圳的勞資糾紛,如何演化成全國矚目的維權風波,最終演化成官媒口中的「由境外組織煽動的聚眾鬧事行動」。

湖南塵肺工人舉村深圳維權:我們不是拿命來拼,而是無命可拼

長達近十年的維權路就像抗戰長征,前線工友在員警及路人眼裏像是亡命之徒,於是吃到了辣椒水。但其實,他們之中只餘二十餘個患者,已無多少性命可亡,隊伍裏的其他工友家屬多是已逝之人的遺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