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昱
-
《你好,李煥英》:是新一代的女性電影,還是年輕人的自我感動?
一個「俗套」的穿越故事,卻賺足了眼淚;導演賈玲未能完成的任務,觀眾卻替她完成了。
-
孫金昱:浪漫有罪?前媒體人馬金瑜遭家暴,為何要因詩和遠方飽受指責?
對浪漫愛的祛魅,有淪為新「女子防身術」的風險。
-
女權主義
孫金昱:女權主義如何面對社會底層的性別歧視?
只針對個體做嚴厲批判,將底層視為敵人和病症,女權的主張將會不可避免地走向自我矛盾
-
評論
李陽家暴案後的原諒與道歉:顛倒的次序、可疑的權利
由 Kim 引發的爭議觸及到了反家暴討論中的核心問題:如何理解家暴受害者的複雜處境並避免苛責受害者?
-
評論
孫金昱:劉強東案——消解共情的「仙人跳」敘事,何處是「中立」之地?
引起劉強東案輿論震蕩的,並不僅僅是雙方提供了兩版看似相反的事實,而是兩種價值邏輯與話語體系的對立。
-
中國 #MeToo
孫金昱:泛泛指責 #MeToo 是多數人的暴政,辜負了高高舉起的正義之旗
面對 #MeToo 運動中湧現出的案例,任何人都有權自由判斷,有權利質疑運動中出現的問題,但如果你的擔心只分給可能的被冤枉者,而對已知的壓迫視若無睹,就辜負了你高高舉起的「正義」旗幟。
-
評論
孫金昱:校園性騷擾的關鍵不是「性」,而是權力結構
讓大眾迷茫的問題——為何帶有種種光環的學者會有如此不堪舉動——其實是一個被錯問的問題,因為它的提問視角完全是個體化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