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考生來信:我有責任令香港變好,亦不願被動地生活香港

DSE放榜考生來信:我有責任令香港變好,亦不願被動地生活

對未來充滿憧憬和疑惑。對生活依然是熱戀期。決定先把疑問留在心中,相信世界會為我帶來答案。

讀者來函:我在上海浦東T2航站樓,看到終點前過不去的那條線

「老外都當天來當天走,還能牽狗上飛機。有一次我看到一個中國小姑娘牽着兩隻狗,我很激動啊去問人家,結果奶奶的,加拿大籍。」

讀者來函:新一代緬甸華人拒絕犯下平庸之惡

即便他們的父輩依然在勸阻孩子們要「安分守己」,但新一代華人們拒絕犯下「平庸之惡」。

讀者來函:當代右傾的海外第一代華人移民都是哪些人?

第一代華人移民,普遍反政治正確,反對BLM,反對平權;但作為改革開放後出國、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華人技術移民,是什麼原因使得這樣的一個群體站到了社會主流認知的對立面呢?

讀者來函:費城大選記

雖然是個並不投票的中國人,但從某種更廣義的角度來看,在現場的我也有種我們選出了「Our president」的感覺。

讀者十論:給自己一個支點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讀者來函:取消文化的來龍去脈和政治正確

被共和黨指責為民主黨一大污點的取消文化是什麼,以及取消文化有沒有道理呢?

用真金白銀投票:一個《蘋果日報》小股民的自白

這是在瘋狂世界下的一種卑微又「很香港人」風格的表態方式。

讀者來函:前浪與後浪,鐮刀與韭菜

所謂的「韭菜」就是指這種個體,自己的權益受損,但是不長記性,割了還會長,一茬一茬,被割無窮盡也。

讀者來函:「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焰」

瓶子碎了,碎片會記得;火燒盡了,灰燼會記得。

讀者來函:訃聞——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區之死,不死在人大常委會尚未正式頒布之國家安全法,而是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在2020年5月28日下午通過之決定,結束了《基本法》保障之高度自治。

讀者來函:台灣理性討論空間的壓縮,到底和什麼有關?

這些難以簡單處理的問題,其實不只是部會小編,政治人物、媒體、網紅或是使用網路的每一個人,可能都有自己需要加以思考與改善的地方。

讀者來函:《後浪》——對官方話語的接續與超越

在國家與其他行動者普遍合謀的當下,運用簡單的邏輯只能忽略問題的複雜性;因此惟有審視這些縫合的痕跡,才能使思辨的邏輯更加完善,為公共討論創造更理性的基礎。

讀者來函:「一國兩制」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兩辦對立法會事務發聲尚為小事;更重要是中共政權或將從根本改寫「一國兩制」,以「全面管治權」之名衝破《基本法》此調節閥,不顧港人、台灣人或國際社會的觀感了。

歷史記憶與民意變遷:四十年來中國輿情散記

這群好不容易站在世界舞台聚光燈下的國民,不應該死死地把國家榮辱和執政黨的榮辱綁在一起。他們急需與中國國際地位相匹配的開放心態,急需「健康社會」必備的自嘲精神、反思精神。

讀者來函:《想見你》與遠距離年代的戀人絮語

病毒似乎成為了21世紀愛情的隱喻。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紀,它容易傳染,迅速擴散。所有的近距離接觸都是冒險——有許多戀愛,此刻正在被隔離。

讀者來函:忽然有一天,陸生離開了台灣

跨境移動、生活的人是珍貴的,因為這些人的存在可能串連起兩片被冷戰、歷史、權力所分割的社會,為兩岸關係開啟另一種想像。

讀者來函:人人身上都潛伏着鼠疫

透過觀看另一種病疫之下的社會面貌,為現實尋找一點聯繫。

讀者來函:如何識破陰謀論及辨別假新聞

操弄情緒的文章,多半都是不懷好意的假消息。

實習醫生來信:致每一位在疫區中生活的香港人

我們的熱血裡頭,其實藏著很多很多冷靜與疼痛的理性思考。我跟一起掙扎的同事說,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安心生活啊。

讀者來函:好了傷疤忘了痛,《萬曆十五年》的啟示

SARS過了17年又來了新型肺炎,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布拉格列儂牆前,事關愛國的思考與追問

我又來到了列儂牆前,熙熙攘攘中看到,「70」字樣上又多了一行字。這是一句列儂的歌詞: Imagine all the people。

讀者來函:此時的香港,是不是一個下滑的漩渦?

國慶的時間點已經過去,北京包容這場運動的耐心還有多久?

內地生筆記:中大校長對話場內外,與那篇讓內地生激憤的人民日報評論

人民日報這一篇備受爭議的時評,也許意外地成為推動內地生與本地生交流的契機。或者說,其實整個反修例運動,都是一個彼此交流的機會,因為它讓幾乎每個人都開始思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