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小聚回顧:獨立記錄生態中,記者、讀者、媒體可以承擔怎樣的責任?廣場

端小聚回顧:獨立記錄生態中,記者、讀者、媒體可以承擔怎樣的責任?

任何能奏效的、保持長期運轉的獨立記錄,絕對不是一個人單兵作戰的,背後應該是有一個支持網絡的。

方可成:中國「自媒體」十年——流量生意,一地雞毛

自律的缺乏,使得這個行業只存在「還沒有遭遇鐵拳」和「已經遭遇鐵拳」兩個狀態。

方可成:特朗普被封號——我們別再假裝這三件事

言論自由、平台審查、科技巨頭與輿論權力⋯⋯這個案例中確實也牽涉了一些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

方可成:歡迎駐華記者,才能減少外媒對中國的偏見

國家之間維持健康的關係,需要基於準確和豐富的信息,這樣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斷和反應,不至於產生過多的誤判,乃至陷入對立衝突和戰爭深淵。

年度回顧——2018年的全球傳媒業:悲情之下,待解的難題

從根本上來說,傳媒業只有解決了自身的難題,才能更好地抵抗外界的惡劣環境。

方可成:你絕望,他們就贏了——對《全面審查時代》一文的回應

方可成:我期待,人們在讀完端傳媒的這篇極有價值的記錄之後,不是陷入絕望、放棄行動,而是在認清世界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這個世界,更有勇氣地行動起來。

方可成:共產主義歷史如何促進中歐右翼民粹主義的崛起?

要理解波蘭、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的現狀,就必須回到共產主義的那段歷史當中去。而昔日的共產主義和今日的右翼民粹主義之間,便產生了一種弔詭的聯繫。

美國總統的「謠媒名單」:《紐約時報》等是假新聞媒體嗎?

2018年1月,特朗普發布了一個「假新聞獎」,列舉了過去一年美國媒體政治報導中最重大的「假新聞」。讓我們來仔細看看這份名單,被稱為「謠媒」的這些媒體,到底做錯了什麼?他們又是如何應對的?

方可成:「湯蘭蘭案」報導──容易的事和困難的事

澎湃新聞的稿子以「14歲那年,正在讀初一的湯蘭蘭(化名)把全家人送進了監獄」開頭,以「而湯玉(湯蘭蘭)去哪了呢?」結尾,將解開案件疑點的關鍵聚焦到了這個被法院認定遭受了十餘人性侵的女孩身上。但是這個焦點打得太歪了。

江歌被殺案中的媒體表現:「促進溝通,彰顯理性」的初衷為何失落?

我的看法是,江歌案中的洶湧民意沒有必要去批判,那是人們樸素感情的表達;真正讓人感覺不適的是,這些感情被一些精明人轉化成了注意力經濟中的一環。

方可成:「小粉紅」,一個「張冠李戴」的標籤

經過研究後,我們確信:「小粉紅」這個標籤的起源有問題,「讀耽美小說的少女變身民族主義小將」的故事實際上並不存在。

方可成:美國人是如何為互聯網自由而戰的?

無論在哪個國家,自由都不是天賜的禮物。在美國,各種自由也始終面臨着方方面面的威脅,需要不停去爭取、去鞏固。

方可成:應該拯救新聞業,但要拯救的是什麼?

Ben Thompson 表達得很直白:新聞對於民主社會而言固然重要,但在他看來,報紙已經是一種「不必要的」存在……

專訪傳播學者Victor Pickard :未來屬於不追求利潤的媒體

公共媒體模式是最理想的,次之是非營利媒體模式,而營利模式沒有太多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