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暫停WTO投訴,中國-立陶宛關係可能緩和?|Whatsnew國際

歐盟暫停WTO投訴,中國-立陶宛關係可能緩和?|Whatsnew

但在1月26日,中國暫停向立陶宛公民發放簽證,原因不明。

意大利正式退出,一帶一路在多國遭遇挫折|Whatsnew

在剛剛結束的中歐峰會上,歐盟對貿易和投資環境作出了諸多批評。

一帶一路峰會時隔四年重開,俄烏戰爭巴以衝突致影響力參與度下降|Whatsnew

新「八項行動」反映出,中國在試圖改變「一帶一路」早期作為對外投資和資本輸出項目和「戰略」的定義。

中歐雙方高級經濟官員互訪,歐洲在貿易上施壓中國|Whatsnew

觀察認為,相比中國對歐盟的貿易戰警告,北京在面對歐盟的貿易壓力時採取了更少攻擊性的姿態。

擔憂本土車企,歐洲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啓補貼調查|Whatsnew

有分析認為,歐洲汽車企業的未來取決於中國車企的國內價格戰如何進行下去。

幫中國做「大飛機夢」的德國高科技:是商業雙贏,還是為國際政治埋單?

被中國國企收購後,他們從一家德國小鎮的業內「隱形冠軍」,一腳踏入了席捲而來的全球高新技術市場「中國競爭力」的漩渦中。

「人權,已成為新的戰場」——制裁過後,歐盟如何看待中歐的未來?

歐盟作出制裁時或許還想政經分開,但中國的報復性反擊,讓中歐間一應議題再難避開人權。

十年建不起的「歐洲城」,當中國萬達遇見「法式」抵抗

巴黎近郊的「歐洲城」,收下了中國萬達集團投資,帶有「萬達城」的特徵:集購物娛樂為一體的超級構架。但在習慣了質疑大型工程的法國社會,來自中國的投資加重了「歐洲城」所承載的全球化象徵,激化了反對聲音。

天安門事件後最緊張的中歐關係:新疆問題是否會引發更激烈對抗?

相比對美國有限的反向制裁,中國對歐洲的報復並沒有體現出這種剋制態度,恐怕是中國不認為歐盟有實力制約自己。

從頭號海外市場到中美科技冷戰前線:華為在歐洲的「下半場戰事」

比起在美國面臨的全面制裁,2020初始,華為對於攻下歐洲各國的5G網絡建設大單還很有信心……未料到,短短半年內,華為的歐洲「戰局」,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