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
法國退休金改革為何是死局?馬克龍犯了什麼錯?
法國所有工會更罕見地聯合舉行大罷工,部份示威者更反其道而行,要求法國降低退休金年齡至60歲。
-
「澤穆爾現象」:以博學才子形象包裝的極右翼人物,如何威脅法國核心價值?
澤穆爾的野心是對付法國文化核心中,象徵「政治正確」的普世價值,亦即「自由、平等、博愛」以及「人權」。
-
法國十月:流血,與面目不清的伊斯蘭聖戰主義
馬克龍對「分裂主義」開火,是否對症下藥?
-
文化觀察
《艾蜜莉在巴黎》:這是浪漫之都,還是主題樂園?
無論是童話般的表徵方式,還是對「美好時代」的懷舊,真實的當代巴黎在美國流行文化中被全然遮蔽了。
-
電影評論
《孤城淚》:警暴與法國市郊青年的怒吼
這不是紀錄片,卻都用了虛構的故事和人物呈現法國社會內部的深層次矛盾,即是所謂的市郊青年問題。
-
散場之後慢慢吵
戲院停業之後,我在家溫習了去年的法國電影和凱撒獎
不能去到電影院朝聖,家中安坐也可以與錯過的好片再相遇。因為凱撒獎風波,我仔細看了看這些入圍影片。
-
「無限期罷工」超過一個月還有六成民眾理解,法國怎麼做到的?
反退休改革罷工背後的盤算、權衡和妥協。
-
圖片故事
2019年度圖片回顧:時代震盪,憤怒的火焰蔓延全球街頭
「明天」變得越來越不確定。2019年注定會被記住,一切席捲而來,我們會向何處去?
-
「我們反對一切」:即將週年的法國黃背心,何去何從?
致敬香港、關注氣候、沒有政治目標……還在街頭的都是誰?他們在想些什麼?
-
「政治唐璜」還是「人民之友」?希拉克叱咤法國政壇的一生
對內,他長袖善舞,對外,他是一張法國名片。
-
從玉林到巴黎,一隻狗命運轉折背後的「愚蠢人類」故事
地球之上,到底「人為萬物中心」,還是「物種平等」?
-
評論
自由人與共和國理想:從Bac哲學試題看法國式「洗腦教育」
在哲學教育的目的選擇上,法國一開始的定位就是「自由思想的能力」,而只不是「維持政權」;或者說,即便是為了「維持政權」,也是一個應由「開明公民」根據獨立自由判斷能力選擇的「共和國政權」。
-
評論
王晟:渡劫856年——巴黎聖母院的毀壞與重建
在漫長的歲月裏,剛剛發生的這場大火,並不是她唯一的劫難。
-
評論
杜卿:作為「記憶之場」的巴黎聖母院,透過脆弱尋回神聖價值
諸如沙特爾大教堂等盛期的哥特式教堂,也有與之比肩的美學價值,而為何獨獨巴黎聖母院與法國深層命運相連,在它險些焚燬時,世上有如此多靈魂深受觸動?
-
巴黎聖母院大火現場:「我希望這個孩子還能看看它最後的樣子」
信徒、老人、孩子、情侶、黃背心,所有人都望向濃煙和火焰。
-
評論
杜卿:複雜多元的黃馬甲運動,折射「馬克龍主義」的失敗
馬克龍的話語充斥着管理學特別是人力資源術語,完全是透過一種經濟理性去看待世界的方式。而黃馬甲們所拒斥的,正是這樣以效率回報等為中心的冰冷理性的世界觀。
-
圖片故事
影像:穿起黃背心的他們
有些戴上皇冠、穿上奇裝,也有戴上游泳鏡來預防催淚彈,特色頭盔以保護自己。他們都是堅持每週都走上法國街頭的黃背心抗爭者。
-
評論
法意外交風波:歐洲生病了,民粹主義有藥嗎?
這場風波與即將於五月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密切相關。意大利反建制政黨既迫切需要在選前的關鍵時刻提升支持率,又希望建立新的政治同盟,以積蓄改變歐洲前進方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