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廈快艇事件,北京的「切糕困境」和對台政策的轉向可能評論

金廈快艇事件,北京的「切糕困境」和對台政策的轉向可能

如若在未來習時代的中國不能或無法突破「切糕困境」那麼,「統一」的目標大概率會變的愈發幻滅。

王宏恩:台灣人「戰爭態度」攻防——「抵抗意志」成認知作戰主戰場

台灣民眾抵抗意志的高低,一直是台灣、中國、美國間互相角力、互相投入與抵銷的過程。

從自己的身體到戰爭的身體,我在三個月內參加了五場台灣民防訓練營

民防訓練,與其說是抗敵,不如說是為了抵抗自己對自己的姑息。

從殖民到威權統治,戰爭陰影下的民主台灣,如何面對動員法制?

「台灣不是為了日本帝國而被戰爭動員,就是為了反攻大陸而被動員,只有此時此刻,是為了台灣自己的民主去防衛、去動員。」

劉文:民防作為一場公民運動——將「心防」視為台灣備戰關鍵

民防作為一場公民運動,目前最重要的貢獻,來自於建立民眾理解並且應變戰災的戰爭之框。

模糊在政治口號裡的「他者」:中國大陸居民如何看待「武統」台灣?

對於大多數的大陸民眾來說,「一個中國」和「兩岸統一」是一種長久存在於官方話語裡的、沒有被挑戰過的「原則問題」。

王臻明:印太安全新架構——北約再東擴,或組建印太版小北約?

雖然全世界的目光都放在台海問題上,不過台灣是歷史問題,南海卻是現實的開發利益,南海的情勢也許比台海更不穩定。

王臻明: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菲律賓呢?菲國的戰略角色與隱憂

日本與菲律賓的態度將左右美國介入的意願與能力;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幾乎已成共識,剩下的變數就是菲律賓。

王臻明:2023年台海情勢可以做哪些推測?美中競爭有哪些隱憂?

中國正在有計畫地訓練解放軍的飛行員,熟悉台灣海峽的空域,以準備未來的戰事。

梅復興:2022年台海軍事總評——中共「脅迫性」威脅,台美如何應對?

台灣不可能光靠一己之力長期抵禦中共軍事威脅,最合乎美台雙方戰略利益邏輯的,就是構建可恃的軍事分工。

族群、經濟、民主成就——哪些因素影響台灣人為台而戰的意願?

即使台灣人未必喜歡在現在的兵役制度下當兵、接受「教育召集」,然而就「意願」來說,台灣確實有推動全民防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