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沒有國家?
-
阿米尼逝世一週年:鎮壓升級,伊朗庫爾德人受到更大壓力|Whatsnew
伊朗官方加強了各方面的安保措施,同時明顯收緊了輿論和媒體管制,但各式抗議和反抗活動仍在伊朗社會繼續。
-
倫敦塗鴉牆女權二創者自述:牆每天都被謀殺,也每天都會生長
中文世界從不缺乏這類素材,有太多沒有被書寫的。
-
書評:科學與知識生產,在認知月經上有什麼偏見?
在生育權利和生育正義尤為重要的今天,我們需要開始反思這些偏見。
-
在故鄉與他鄉之間,菲律賓移工流動的同性愛
她/ta們有的是單身或已婚的女性,有的是生育幾個孩子的母親,但都曾與一位或多位同性伴侶保持着或公開或隱秘的戀愛關係。
-
專訪熱田敬子:從戰爭性暴力到性產業,我用交叉視角認識東亞、國家與女性
如果人們只關注國家歷史,不關注女性個人歷史,那若戰爭再發生,性暴力也可能重演。
-
日本學者活動家阿古智子:在中國與香港的人權迷霧裏,她想做撕開口子的人
「人跟人之間可能還是平視比較好,什麼是正確、什麼是客觀⋯⋯人總是看不到後腦勺的。」
-
庫爾德女性走出家庭,拋棄國家,參軍之後,自治自主了嗎?
庫爾德女性始終身處前線。對她們來說,女權是什麼?
-
從「香港之光」到「港女」:首個香港AV女優出道,被任意門的身分政治
「我們終於有一個香港女優了!」當人們慶祝這件事的時候,是在慶祝什麼?
-
暴力女性電影:男性可以暴走,女性為什麼不可以?
只有不斷地創造出一些不能被理解的女性/或者其Ta性別,才會具有顛覆性。
-
恐怖片中的怪物女性:從被排除的他者,到「害怕就對了」
Monstrous feminine可以是一個真正的「婊子」嗎?
-
真實的虛構:德黑蘭獄中來信
但願有一天我們可以堂堂正正地站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彼此的故事。
-
論戰爭:槍炮屬於男性,和平屬於女性嗎?
我們應當如何去思考和認識性別(生理性別,以及社會對性別氣質的構建)與戰爭之間的關係?
-
不要父權要多元,封控抗議中女性與酷兒的臉
「當女性抗爭者站出來的時候,首先被攻擊的是她們的性別,比如在女性手舉的白紙上,P圖『五百一晚』。」
-
我是一個女球迷,足球、國家對我意味著什麼?
足球是我們破冰的話題,默契的聯結,是我們對彼此最重要的身份確認。但足球世界能不能接受女性的視角與表達?
-
當漢人解封,是否還會記得集中營的維吾爾人?一名漢族女性的自白
那一刻我感覺自己是一個身處白人集會高喊 Black Lives Matter 的白人,是一個身處男性集會高呼女權的男人。
-
伊朗女性運動與國家概念:一種新的國際秩序形成了嗎?
這些人發出了聲音,然後呢?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