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
-
愛慾錄
愛慾錄:身在異鄉的我成為男色按摩師
「當時我依然有點害羞,依然覺得性這件事,講出口有點難上檯面。」
-
異鄉人:原鄉流浪,內心流亡
在成長的土地上流浪是怎樣的感覺?另外在懷念、不捨或無感中,我們如何看待未來的棲息地,還是否需要一個落腳之地?
-
後疫情時代的租住危機:我如何在歐洲親歷遷徙的窘境
在荷蘭,租房是要加價的——像拍賣場那樣不斷叫牌、競價。
-
受邀請報導中國,一名尼日利亞記者眼裏的「中國道路」和中非未來
「我找到的所有關於中國的新聞和書都是白人男性寫的,幾乎找不到任何非洲人寫的東西。」
-
攝影人語
異鄉人:專訪攝影師劉博智,50年華人流散史
許多華人經過幾十年打拼,既無法融入當地主流生活,也沒有足夠金錢返回故土。
-
端小聚預告:異鄉港人的鄉味與鄉愁
報名活動,可以獲贈一本新聞電子書《異鄉尋味:離散港人與故土滋味》
-
異鄉人:夾縫中的十一年,我交流,我失語,我依然熱愛台灣
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我希望讓你知道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樣子,我有我的關心,我的無奈,我的憤怒和不安。
-
烏克蘭餐廳在港21年:這座小小烏國博物館裡,他們的痛香港人能懂
「幾年前是香港很艱難的時候,當時我們支持香港人,現在香港人支持烏克蘭,因爲大家互相了解,大家都追求自由與和平。」
-
異鄉人:在自己的母語裏流浪,我在加拿大學編劇
地理位置的變化不會讓我脫離那熟悉的衰世感;這裏有我的文化,我的語言,我藉以認知的一切,連起來就是我的命運。
-
異鄉人:我,在港產片裏跑龍套的鬼佬
我沒有成為知名演員的志向,支撐我的更多是電影迷的幻想,而我的龍套生涯早就滿足了這些傻呼呼的幻想。
-
異鄉人:我出國前是新聞編輯,來加拿大後做送餐員,酸爽又暢快
「你出國了還去送餐,不體面!」「下雪下雨天,還有深夜點外賣還不給小費的人,才叫不體面。」
-
香港在金馬
流亡導演應亮:異鄉人如何得自由,孩子知道答案
應正念自在可愛揮著「正念世界」的國旗,沒有國籍疆界,不須護照簽證,想去哪便劫機前往,瀟灑降落⋯⋯
-
異鄉人:我走過的歐洲墳地
歐洲的墓園風景優美,甚至適合談情說愛,同時也在提醒我們那些灰暗的歷史。
-
異鄉人:疫情之年,我在新加坡苦苦等候美國簽證,最終卻又回到中國
我用了小半年的時間,幾乎經歷了疫情之年國際旅行能遇到的所有問題:機票、簽證、隔離,以及貫穿始終的焦慮。
-
溫哥華華人的流散變奏曲:走出唐人街,但走出族群飛地了嗎?
唐人街的落寞和大温哥華其他地方的興起,展現出的是大温哥華地區華人發展史中的更迭和斷層
-
異鄉人:一位中國遠洋漁業觀察員的太平洋「歷險」
遠洋漁船像是一個漂浮的牢籠。不論我、外籍漁工,還是中國船員,都只是「勞動工具」,留或走,都不由自己。
-
種植場上的美國夢,兩代移民的「淘麻熱」
震驚全美的大麻案背後,華人族群內部的不同階層,因懷抱向上流動的渴望,在一片未知的領域擰抱成團。
-
日久他鄉是故鄉:從「中國回教徒」到「台灣穆斯林」
從台北的盆地邊緣出發,可以看見台灣一頁層層疊疊的伊斯蘭歷史。
-
尋找章瑩穎
殘忍的罪行發生之後,搜尋以失敗告終。而她想告訴人們,這個女孩曾經充滿希望地活著。
-
她在女子監獄教音樂,相遇鎖住心的囚徒
「藝術家和囚徒的共同之處,是他們都知道什麼是自由。」
-
再訪莊祖宜:「他們就是要攻擊想做橋樑的人」
「我們還有沒有可能做世界公民?談世界好大。或許唯一的辦法是,落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中。」
-
威尼斯酷兒獅獎得主程力專訪:被保守地養大,所以想冒險
為了拍《荷西的十九歲》,程力在舉目無親的危地馬拉一住就是兩年,他寧願堅持自己是一個 outsider。
-
異鄉人
烏蘭巴托的日與夜,兩個在蒙古的台灣人
為了工作和家人分隔兩地,會不會覺得失落?「不會,我反而很高興,因為有這個機會非常難得,你想有多少人在接近退休之後還能再開啟這個如此精采的篇章?」
-
挪威寶寶說,爸爸喜歡替我換尿布
挪威的男人為什麼自自然然就當上奶爸?因為他們是這樣長大的,社會是那樣跟他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