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沒船的港、迫遷的人,以及「還沒發生」的自貿區國際

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沒船的港、迫遷的人,以及「還沒發生」的自貿區

工業園區招商難、全新醫院未開幕、遊客付門票進機場航廈,卻為了參觀和自拍,而且遊客比旅客多。業界人士說,「為船隻加油的服務」是漢班托塔港未來的主要活動;官員說,一直在談論要打造自由貿易區,「但目前一切都還沒發生」。

白信:2019,如何防範一場黑天鵝和灰犀牛共舞的「顏色革命」?

中國目前所面臨的意識形態與制度合法性兩者的互相牽制,造成內在矛盾卻無法選擇的困境。無論哪個領域的「黑天鵝」,指向的都是體制這個巨大的「灰犀牛」。

吳戈:習近平訪美,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成果」

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成果」之間,中美關係危機依舊,而其要害仍在於:究竟如何對待美國,中國已人格分裂。

邵宗海:「習奧會」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既然中美在區域平衡上的共識是維護和平,那台灣如果仍希望藉美日同盟來壓制大陸,可能會得不償失。

陳一新:奧習會中的交換與無法交換

奧習會達成的第一類協議是在交換關係的基礎下達成,第二類是說易行難無法交換,最後一類則各說各話。

現場:習近平抵達西雅圖 不會聽見不會看見抗議

中方向美方提出的要求之一是,美方安保人員必須保證,習近平在訪問期間「不會看到、也不會聽到抗議」。

端專訪:駱家輝談習近平訪美

美國前駐華大使駱家輝接受端傳媒專訪,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看點,及卸任後的個人生活。

誰在裝扮習近平的海外形象?

「他好英俊」、「可愛的臉」,這些說的是誰?習近平訪美期間,中國官方媒體忙著樹立習的海外形象,但效果如何呢?

中美峰會之後,可能到來的新冷戰

習近平在美逗留的整整一週里,與奧巴馬的接觸僅僅只有一次晚宴和一天的會談。中美峰會最終並沒有取得什麼令人驚豔的成果。雙方的分歧卻在峰會前後、記者會上顯露無疑。

他們在中美國宴之外

由於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美國對中國人權的關注,正處於低潮期。

一張色卡看懂中美關係冷暖

奧巴馬與習近平「坦誠直白地」交流分歧,而習提出中國的問題要一步步來。

習近平訪美前夕 中美商業間諜疑雲再起

「假設中國個人和公司竊取美國公司的知識產權,就如盜取了王冠上最耀眼的寶石。」卜睿哲說。

馮媛:主持全球婦女峰會 習近平會承諾什麼?

2002年以來,中共最高決策層建立集體學習制度,已經有上百名專家學者先後為政治局常委講課至少近百次,但無一次涉及性別平等相關內容。

習奧會前瞻:該挑戰美國了,但不能全面對抗

這是習近平對中美關係的矛盾之處──首先相信美國該被挑戰了,中國能辦到了。但出於實力差距又不敢與美國全面、激烈地對抗。

「我本以為中國還有皇帝」,美國中學生在習近平訪問後説

習近平向外界傳遞了這樣的個人形象:他看過《紙牌屋》,喝海明威喜歡的酒;讀過梭羅、馬克·吐温、湯瑪斯·潘恩和美國「憲政藍本」《聯邦黨人文集》。

習近平錯過的中國女權行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世界婦女峰會中,指出1995年北京大會在提高婦女權益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與此同時,他錯過了一場展覽邀請,展覽中不被中國官方讚許和肯定的青年女權主義者們的影像。

習氏修憲:政治巨浪將如何掀起,被裹挾的個體又何去何從?

「近代外力打碎了皇帝夢,但沒有打碎集權、專制,當這個國家再次不懼外力的時候,它終究還是以各種形式走回了大家長那裏。」

讀者來函:當強人政治被塑造成神話,我們需要以史作鏡,照照這些野心家

托尼·朱特在其《事實改變之後》一書中指出,「放棄一個世紀的努力是對我們前人的背叛,也是對後人的背叛。」

修憲迴避不了的接班人問題,毛時代動盪會否重現?

此次修憲的意義,在於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發展了一種「晚期威權主義」,以個人威權加上黨國憲政主義維繫政黨的長久統治,也在此框架內緩解內部矛盾,將集體壟斷權力造成的體制性危機轉化……

許章潤:我們當下的恐懼與期待

照此趨勢以往,「改革開放」會否就此終止,極權回歸,亦未可知。此時此刻,全體國民之最大擔憂,莫此為甚。

孔傑榮:對習近平鐵腕統治的回擊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中國國內對於習近平表面上不受約束的權力的抵抗雖然平靜,卻與日俱增。

梁一夢:鄧小平遺產的終結,由黨天下到習天下

習近平在今日的中國政壇,權力基礎已很穩固,就算日後想要繼續掌權,也可以彷效普京或是鄧小平,為何他會挑選這種直接粗暴的延任模式?這點值得思考。

讀者來函:中國修憲何以「順理成章」,直接屹立台前?

「控制一切」的中共統治內核將不再曖昧,從幕後直接走上台前,昭告天下,「新時代才只是剛剛開始」。

除了取消任期限制,習氏修憲還將帶來哪些深遠影響?

修憲——這一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體制改造提出的系統性建議,是了解其集權之後將展開哪些新動作的最佳觀測點。這次修憲中,哪些改動最為關鍵?它們又會怎樣影響未來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