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的兩個版本之爭:中國影視文革敘事的變遷風物

《三體》的兩個版本之爭:中國影視文革敘事的變遷

中國讀者引以為傲的小說變成劇集,文革該拍還是不該拍?

裸體即政治:論香港懲教署禁書事件

在香港,裸體不再代表真實自我的呈現和個人身體之美,成為政府展示絕對權力的工具。

網絡觀察:香港漫畫店下架BL漫畫,網民批保守|Whatsnew

中國大陸近年來整治眈美向漫畫,引發香港是否也開始「看齊」的猜測。

在石家莊見證實用主義搖滾:官方認可的可以搖,不被認可的只能滾

這裏對搖滾樂的追尋帶有實用主義色彩:政府介入搖滾樂這件事很不搖滾,但只要忽視它,就多了幾場陣容不錯、價格不高的音樂節……

倖存的舊書店:活着,並且被看到

在舊書店主的世界裏,「走紅」被默認爲一種重要的生存方式。他們需要這種流量和流量背後可能帶來的轉化。

被封殺的台灣樂團,和他們背後的中國「聽團仔」

諸多台灣樂團風靡中國,累積了一批特殊的中國「聽團仔」。樂團們先後遭到封殺時,「聽團仔」選擇翻牆還是脫粉?

端問答:經歷了多次禁言、炸號的大陸人,之後還會為公義和真相積極發聲嗎?

「我仍會堅持自己的立場,但不會再在公共領域積極發聲。」

一切發生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政治審查如何滲入香港文化界日常?

沒有人說明紅線到底劃在哪裏,新聞之外,更廣泛的政治審查正以未必可見的方式,「滲入」香港文化界的日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