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
-
世紀暴雨
政府缺位下的黑雨香港:勞工搶修、小店互助,淹沒的花田和生還的狗
暴雨成災,政府被批通報和行動遲緩;端傳媒走訪四區,看看市民如何冒雨上班、自救、互助。
-
世紀暴雨
四問香港暴雨水浸:無關深圳排洪?防洪系統怎設計?能否擋極端氣候?
「萬一下次是1000年一遇呢?如果硬件設施不能配合,軟件措施就非常重要,包括如何及時將信息發佈出去。」
-
「世紀暴雨」影像:有市民質疑政府應對,廣東多地也傳災情|Whatsnew
耀東邨有山泥傾瀉,黃大仙中心遭受嚴重水浸,部分網民批評公佈停課時間太晚及沒有宣佈停工。
-
「海葵」致香港破紀錄暴雨多區水浸,深圳嚴重內澇,水庫排洪|Whatsnew
港深兩地以外,颱風海葵的餘波已造成廣東省東部與福建多地暴雨。
-
超強颱風「蘇拉」吹襲香港,或為1962年後最強風暴之一|Whatsnew
傍晚,天文台更新預測,將海水上漲的預測由5米調至6米,「最高水位可能達歷史紀錄」。
-
水漫涿州:極端天氣與區域政治下,一個華北平原小城的水患
一位當地餐館的老闆反覆表達,希望涿州的熱度不要就此停止,因為熱度能帶來輿論,促進災後賠償和重建。
-
涿州之災:「保衛北京」?極端氣候下誰影響災難的流向?
未來面對日益無常的極端氣候天氣,政府要如何救災才是負責任的?
-
炎熱都市:懷疑被高溫悶死或重創的人們
「死或者因為他的心臟血管,但跟你的地盤悶熱是否相關?」在香港,工人中暑亦不納入職業病或工傷賠償。
-
熱有幾種、困住了誰?汗涔涔的難受如何成為致命危險
這個夏天不是某種極端的孤例,難受的熱也不是熬一熬就可以過去的。
-
「吃人」的地下空間:河南暴雨揭開哪些問題?如何改進?香港有哪些經驗?
排洪關鍵不止在設計方,而是在「如何避免和解決所有不良後果」。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