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黨百年
-
「愛國」與「愛黨」的重塑:《覺醒年代》是如何讓中國年輕觀眾熱淚盈眶的?
這部「神劇」,折射出習時代主旋律作品、國家意識形態和社會心理的關係,也讓愛國愛黨變成了一件時髦的事情。
-
導讀
【專題/電子書】中共建黨百年,後真相時代的中共答案
我們想要提供一些和「百年」更為相關的新知。
-
中共百年大慶的糟糕祝壽禮:百位說唱歌手參與的紀念單曲
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慶祝囊括多場演講和大型煙花表演。一首長15分鐘、由100位說唱歌手參與的獻禮單曲在大慶前卻不見了蹤影。
-
習時代中共的基層管治:農村、學校、民營企業,黨的觸角如何到處扎根?
「只要企業成立了一個黨支部,就要服從黨組織和黨員的管理辦法。疫情期間都是要響應志願服務的,你不響應的話就開始追責了。」
-
專訪政治學者史宗瀚:一個始終存在著中共的未來世界,會是什麼模樣?
史教授出身香港,他對中共高層派系和晉升的分析,極大地改變了政治學界對中國權力分配機制的理解。
-
從「歷史終結」到中式現代性,中共黨史敘事是如何與時代共振的?
中共藉着百年大慶,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替代西方的現代化模式並重述黨史,其統治合法性至少在如今是更為牢固了。
-
崇毛抑鄧?習時代對兩個領導人的重塑和打通四個「三十年」的野心
藉助對毛澤東與鄧小平角色的重新詮釋,習近平所着重打造的,是屬於他自己的政治符號和歷史地位。
-
他們為什麼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黨員是什麼體驗?
「你在體制內你不入黨,連個科長都不給你做。」
-
「原教旨」與「世俗化」的結合:習近平版本的黨史,如何揭示今日中共的特質?
中共黨史的研究、傳播和敘述牽涉執政黨的形象和政權合法性根基,不但關於過去,更指向現在和未來,在「建黨百年」之際尤為明顯。
-
現場手記
遵義,一座紅色之城裏的荒誕中國
這個小鎮彷彿就為渡口、烈士紀念碑、紅軍戰鬥指揮所這些紅色旅遊景點而存在,人們在這裏短暫停留和參觀後,便離開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