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
-
塔爾(TÁR)對談:權力沒有性別?藝術可以獨立於藝術家嗎?
虛構真空權力場,還是呈現了真實的權力問題?
-
倒讀上野千鶴子x鈴木涼美的《始於極限》:女人如何愛、付出、自尊和誠實?
似乎每一個人,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點點自己。
-
恐怖片中的怪物女性:從被排除的他者,到「害怕就對了」
Monstrous feminine可以是一個真正的「婊子」嗎?
-
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我們需要其他女性作為人生楷模嗎?
歷史書上滿是男性的樣子,語文課本裡多是男作家的選篇,女性除了是誰的妻子,誰的女兒,還能是誰?
-
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洗碗這項家務活,性別為女嗎?
「我確實也找到個不把家事視為女性範疇的男人了,但身邊人對我們二人關係的那些假設和期望,還是讓人很困擾(和困惑)。」
-
弦子: 《金髮夢露》——影像虛假,痛苦真實
作爲影迷,夢露帶給了我迷影的幸福,但作爲女性,我更希望能愛她的失敗與痛苦。
-
爛尾的Killing Eve,影史上拉拉愛情的死亡症候群
代表是重要的(representation matters),編劇最後塑造出的形象與結局都會成為「代表」本身。
-
S2 舊現象、新日常,EP04
端開麥:我們討論女權運動——女性「出櫃」了,男性徬徨了?
如果把女權運動比做一個廣場,那麼現在是誰佔據了廣場,在廣場上男性和女性應該是什麼角色?
-
新女性、新國潮與無尺碼內衣,進擊的中國女性內衣產業
這場商業熱潮的背景板是女權意識上升的社會思潮,但目前為止,它仍停留在「用女性主義的話語營銷」。
-
愛慾錄:為了忘掉政治抑鬱,我迷上了網上交友約會
我很快掌握了網絡情色文學的要義:專注細節,掌握節奏,避免直白。
-
《追殺夏娃》:這時代政治正確當道,她卻不為「觀眾」而活
《追殺夏娃》完全反其道而行,故事之中真正掌握權力、可以看破全局的角色,全是女性,一切的善與惡,也都來自女性。
-
誰能定義Billie Eilish:已經自居女性主義,還可以脫衣服嗎?
我們是在爭取成為「某種模樣」的自由,還是成為「任何模樣」的自由?哪天我們才有權自由地活成令自己愉快的模樣?
-
從《我的姐姐》開始盤點:「女性命運共同體」的背後,其實與性別無關?
安然、李煥英,以及其他四部女性導演作品中,女性命運在隱秘的繼承,背後的權力結構令所有無名氏成為「第二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