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
-
孟晚舟案秘密「換囚」內幕與美中角力的轉折
孟晚舟事件是日益激烈的美中角力的一個轉折點,標誌著兩國關係從相互戒備轉向全面敵對。
-
糧食短缺迫在眉睫,各國重新佈局搶購小麥
俄烏戰爭已威脅到全球小麥供應,衝擊糧食市場,各國正紛紛佈局以解糧荒。
-
從兩個爛尾晶片項目一窺中國追趕先進製程晶片製造為何折戟
武漢弘芯和濟南泉芯原本計劃生產出與台積電和三星電子製造的先進製程晶片相當的晶片。結果,它們卻從未實現任何晶片商業化生產。
-
年輕男性紛紛放棄上大學,美國高校性別比嚴重失衡
美國兩年制及四年制高校中,如今的男生人數大大少於女生人數,且差距達到史上之最。
-
趙薇被中國全網封殺原因成謎
在中國對娛樂業進行大範圍整頓之際,著名演員兼商業大亨趙薇在互聯網上被全面封殺,其原因卻未被公開說明。
-
塔利班崛起打破大國對阿富汗的外交格局
美國尋求孤立塔利班的努力可能會因新政權與俄羅斯、中國等國家的接觸而受到影響。
-
Delta變種病毒的傳染性到底有多強?要怎麼防?
科學家們說,新冠病毒德爾塔變種毒株的感染者攜帶的病毒水平要高得多,現在是時候重新思考我們的防疫方法了。
-
西方遏制華為之際,愛立信和諾基亞亦在中國受冷遇
中國無線運營商在5G設備採購中提高了對華為等中國供應商的採購比例,減少了與瑞典愛立信的業務往來。
-
中國行業整頓初露鋒芒,市場面臨更多風雨
中國政府在推動民營企業更多地服務於中共在經濟、社會和國家安全上的關切事項,此舉引發了市場動蕩。
-
塔利班在阿富汗領地已接壤中國,尋求向北京方面展示善意
儘管過去曾支持新疆維吾爾族武裝分子,但塔利班表示他們在繼續向阿富汗各地推進時不會幹涉中國的內部事務。
-
中國監管部門曾表示希望滴滴推遲美國IPO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滴滴赴美上市數週前,中國監管部門曾表示希望這家中國網約車巨頭推遲IPO。但對滴滴來說,等待將帶來問題。
-
中國希望收斂戰狼式外交,但受民族主義情緒掣肘
在即將迎來成立100周年紀念日之際,共產黨在國內獲得民眾廣泛支持,但在海外名聲不佳。如何管理反差成為擺在中共面前的難題。
-
美國報告認為Covid-19病毒有可能從武漢實驗室泄漏
美國政府國家實驗室關於疫情起源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認為病毒從中國武漢一個實驗室泄漏的假說是有可能成立的,值得進一步調查。
-
中國人口普查數據凸顯迫在眉睫的人口問題
中國公布的最新人口普查結果凸顯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不得不比預期時間更早地面對人口挑戰。
-
全球「芯荒」成疾,各行業恐無一倖免
晶片短缺令全球汽車製造商舉步維艱。現在其他行業也感受到壓力。這種稀缺性意味著消費者需要支付更高價格、等待商品的時間更長。
-
全球最大捕魚船隊助中國擴大海上影響力
中國建設海洋超級強國的過程中,其捕魚船隊已遠超其他國家,成為全球最大船隊,而且這船隊愈發激進,在全球範圍引發緊張局勢。
-
晶片荒問題為何如此難解?
全球主要半導體生產商正試圖通過改變生產流程等舉措來提高產量。但由此實現的供應小幅增加不太可能解決晶片短缺問題。
-
中國和美國即將任命新的駐美大使和駐華大使
中國政府計劃任命外交官秦剛擔任下一任駐美大使,而華盛頓預計將任命資深外交官R. Nicholas Burns為駐華大使。
-
日本將把福島低輻射核廢水排放入海
由於廢水儲存空間即將用盡,日本周二表示將把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低輻射水排放到海中,儘管該計劃遭到當地捕魚行業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