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
-
「完善選舉制度」之後—— 那些消失的特首選舉氣氛,和曾經的走入群眾
「當年寫的政綱,現時不敢再拿出來了,爭取普選、要求政改等,隨時會是違反國安法的。」一名民主派軍師說。
-
媒體觀察
那場遇冷的香港立法會選舉,如何成為官媒筆下「五光十色的優質民主」?
一場嚴格篩選、投票率新低的選舉,一方面被描述成「五光十色」、「踴躍投票」,另一方面拔高成「優質民主」。
-
「完善」後的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投票率僅30.2%
縱使香港政府多日來全力催谷投票,地方直選投票率只錄得30.2%,為1997年後有直選以來最低數字。
-
遊戲規則更新後,一場疏離的立法會選舉
民眾與選舉之間暴現的距離感,就是政府機關動用千方百計也難已挽回。被壓抑的討論空間,也窒礙了社會關注。
-
圖片故事
影像:立法會選舉肖像——橫額裏的候選人們
疫情時期人人戴口罩,人們第一次見到候選人「真面目」,往往是在街頭的宣傳橫額上。
-
澳門沒有民主派:議會極少數的三十年與突然死亡
從來無力撼動政局的澳門民主派,突然被宣告死亡。沒有民主派的下一屆立法會,意味澳門將進入一個「乖孩子」也沒有糖吃的時代?
-
五問香港選舉改制:選委會成「太上皇」?一夜回到七八十年代?
拆解或許你我已不想知道,但不得不知道的選舉制度改造工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