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業
-
沒有母語的人:新聞審查下,「我們都是國家的宣傳機器」
中國媒體已掌握「煉金術」,將「危機」形容成「機遇」,將「災難」演化爲「盛事」,將「經濟下行」表述爲「增長潛力待釋放」。
-
「胡錫進」的前輩們 ——大衆政治時代的反動新聞人
他們擁抱災難,擁抱極端事件。平靜的世界對他們是毒藥。知道如何利用/解釋災難,一直都是這些人的必備技能。
-
小三勸退師:我不是欺騙她,我是幫助她
中國大陸婚戀諮詢市場新出現一個職業──他們有明確的分工、清晰的工作流程和細節豐沛的劇本,來拆散出軌的丈夫和第三者。
-
江湖已逝,俠客轉行──四個中國調查記者的轉型樣本(下)
四名原籍湖南的調查記者,從中國調查報導的黃金時代一路走來,或轉行、創業或投身新媒體,他們的故事就是這個時代的縮影。
-
江湖已逝,俠客轉行──四個中國調查記者的轉型樣本(上)
四名原籍湖南的調查記者,從中國調查報導的黃金時代一路走來,或轉行、創業或投身新媒體,他們的故事就是這個時代的縮影。
-
【讀端給你聽】刺耳的聲音不見了?中國調查報導的冬天(下)
報導做不了、發不出,比這更大的打擊是──他們發現社會並沒有因為他們的報道而發生改變。
-
【讀端給你聽】刺耳的聲音不見了?中國調查報導的冬天(上)
10年前的那個江湖,調查記者以兄弟相稱,他們互通有無、行動一致,希望用自己的報導行俠仗義。
-
大陸新聞系教師自述:我們的新聞教育是如何淪陷的
作為新聞系老師,你可以假裝自己價值中立、避免評論,避免教育學生真相最重要。
-
貝立棠:倡議媒體在威權下的生存空間
或許我們可以看看體制外和體制內的不同例子。
-
從宣戰到和解:澳洲政府 VS 科技巨頭,誰都救不了新聞業
舊壟斷勢力和新壟斷勢力的遭遇戰中,傳統媒介行業依然只是背景陪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