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蔡依林演唱會成中國酷兒新符號,官方嚴審歌單刪《玫瑰少年》|Whatsnew
從噤聲的社會組織、被舉報的星巴克彩虹杯,到演唱會裏不再出現的《玫瑰少年》,中國酷兒空間再度收縮。
-
中國防長李尚福數週未露面,外媒猜測其或被調查|Whatsnew
在此之前的七月,港媒報導稱火箭軍司令員李玉超被反腐敗部門帶走接受調查。
-
紐約等地難民問題惡化,民主黨政府面臨施政危機|Whatsnew
伴隨着危機的逐步加深,民主黨內的裂痕越來越大。而白宮遲遲未有動作介入這一問題。
-
岑子杰同婚案上訴部分得直,終院稱港府需有替代框架承認同性伴侶|Whatsnew
終審法院裁定婚姻憲法自由權利只限於異性婚姻,但政府應確立替代框架令同性伴侶關係獲法律承認。
-
上線「Whatsnew」、預告全新簡報產品,端的即時新聞是什麼樣的?
即時新聞,會是端傳媒深度報導的關鍵一環。
-
歐盟新規生效,歐洲網民將可禁用社交平台算法推送|Whatsnew
歐盟利用龐大的單一市場推行互聯網管理的「歐洲標準」,這次也能有效監管互聯網巨頭嗎?
-
郭台銘宣布獨立參選,2024台灣總統大選「四腳督」成形|Whatsnew
郭台銘投入參選,一般咸信將衝擊柯文哲選情。
-
福島核廢水排海,引發中港台韓東亞四地哪些網絡討論?|Whatsnew
中國大陸民眾多批評乃至辱罵;韓國社會同樣反應強烈;香港和台灣民眾又作何反應?
-
納瓦尼加刑後發布綱領抨擊老民主派,加深俄反對派內部裂痕|Whatsnew
加刑之後,他如果要把這些刑期服滿,出獄時將年逾七十五歲。要在條件極為惡劣的俄羅斯監獄生存三十年並非易事。
-
中國「醫療反腐」運動進入高峰,數百醫院院長被查|Whatsnew
過百名醫院領導被調查,就連遠至邊境的縣城醫藥系統也無可倖免,「醫藥代表」成為輿論場上的衆矢之的,而官媒集體發聲支持整肅。
-
高虹安涉詐領助理費案被起訴,民眾黨唯二縣市首長皆涉貪引關注|Whatsnew
在台灣,詐領助理費有多起前例可循。自2019年起算,全台至少20位議員因此被檢調約談、起訴,甚至判刑。
-
從盧旺達到阿森松島,把難民送去哪裏,成為英國政壇核心議題? |Whatsnew
自脫歐以來,執政無力又深陷內鬥的保守黨無力拯救經濟。相較之下,難民無疑是一個極佳的工具。
-
馬來西亞六州今日州選:「綠潮」洶湧,社交平台助推保守?|Whatsnew
TikTok正在成為打造首投一代「保守、馬來、穆斯林」認同的重要選戰機器?
-
伊朗計劃立法加強頭巾令,抗爭運動成果面臨考驗|Whatsnew
不戴頭巾出門本身,其實仍是堅決的抵抗姿態,伊朗抗爭運動的成果正面臨考驗。
-
侯友宜發布能源政策,主張核一二三延役、重啟核四|Whatsnew
侯友宜將重啟核電廠作為首發政策,是否能夠進一步整合國民黨鷹派,成為政界觀察指標。
-
沙特峰會討論烏戰問題,據稱中烏兩國均在姿態上有所鬆動|Whatsnew
歐美媒體報導稱,北京方面代表在會議上表現積極,相較之前更願意交流。
-
柯文哲陣營「空服員應援團」涉厭女爭議,性別議題成大選顯著指標|Whatsnew
性別政治不僅已經成為台灣社會塑造自我認同的重要手段,也逐漸成為統獨議題之外,影響總統大選的顯著指標。
-
網絡觀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刷上倫敦塗鴉牆之後|Whatsnew
「魔幻不在於塗鴉,而在於各方對這件事和那個做塗鴉的人的解讀。」
-
北韓厚待俄國防長,冷落中國代表團|Whatsnew
中國始終咬定半島無核化立場,是難以接受自己可能被拖入另一場沒有任何主動權的戰爭,但北韓已不準備再在核問題上遮遮掩掩。
-
香港中大校董會改制草案持續爭議,涉大學自主與校長人選|Whatsnew
草案將大幅增加校外成員佔中大管制團隊的比例;前特首梁振英指責中大校長段崇智「低能」。
-
「河狸」頻襲莫斯科,俄烏無人機戰爭進入新階段|Whatsnew
烏克蘭的新無人機正模仿伊朗無人機的特點和戰術。但這樣一來戰爭也可能進一步升級。
-
尼日爾兵變危機升級:恐增強ISIS和俄國「瓦格納」影響力|Whatsnew
在當地,法國被塑造為了應該被驅逐的舊勢力,「瓦格納」則試圖建立正面形象。
-
緬甸軍政府為何部分赦免昂山素姬?試圖博取支持度過難關|Whatsnew
緬甸軍政府試圖採取措施,向其盟友展示其「正逐步恢復秩序,並致力於和談」。
-
北京等地暴雨成災,氣候危機加劇亟待加強防災意識|Whatsnew
溫暖的海水加劇了熱帶氣旋,極端天氣會伴隨氣候變暖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