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芬太尼、氣候,「戰術緩和」的拜習會談了什麼?|Whatsnew大陸

台灣、芬太尼、氣候,「戰術緩和」的拜習會談了什麼?|Whatsnew

雙方領導人會晤營造出的熱烈氛圍要明顯高於實際上達成的合作和緩和效果。

布林肯的北京之行,中美關係是「破冰」還是「分級隔離」?

這次會談的意義究竟在哪裏呢?中美關係有什麼具體的變化嗎?

農地交易成為美中關係引爆點

北達科他州大福克斯市市長表示,將阻止阜豐集團美國分公司發展當地玉米加工廠項目,因先前美國空軍官員宣稱該項目構成安全風險。

美國對華芯片管制全解析:制裁範圍前所未見,中國半導體行業被「冷凍」的危機

在戰略層面,新規釋放出來的最重要信號,是美國已經在爲某種中美高強度、正面對抗的局面做準備——很有可能是新的台海危機。

【重磅】北京「策應」莫斯科?——俄烏戰爭與中美衝突背景下的中俄聯盟本質

美國能否分化中俄?俄羅斯是否終將厭倦對中國的依賴?而北京會否後悔對莫斯科的支持?一個當下牢固的中俄聯盟,與不確定的未來。

美國《芯片法案》解析:地緣政治焦慮與令人生疑的效果

《芯片法案》對於美國來說,不一定利己,但絕對損人。其對美國半導體制造業的助益有限,但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殺傷力則比較確定。

「中國行動計劃」的終結:那些恐懼的學者與被製造的焦慮

雖然表面上已中止,但「中國行動計劃」在四年多的時間裏造成了了巨大的寒蟬效應,美國高校當前正在開展廣泛的安全「自查」。

印太戰略構想:對「均勢」的幻覺與被推高的戰爭風險

毀滅來得越容易,和平就越珍貴些,而將和平希望放置在對戰略優勢和對人的「理性」的信仰上,它的毀滅就可能來得更快一些。

誰是蔣經國:中華民國在台灣,意外的國度如何有了意外的民主?

2020年公開的蔣經國日記,是胡佛研究所學者林孝庭長達六年蔣經國研究的「最後一塊拼圖」,如今,拼圖成果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中美阿拉斯加會談的「對峙」,只是兩國未來衝突的序曲?

中國要「平視美國」,美國也會更嚴格「完全對等」地對付中國。而一整套「西方話語詞匯」,正被中國改造為反映其價值觀的版本。

總統選舉結果,如何決定中美關係的未來?

對民主黨有利的是,共和黨人在過去半年來,突破了無數美中交往的禁區,為以後四年奠定基礎,民主黨上台也沒有理由推翻。

「沙造長城」、反艦導彈與「要塞艦隊」:21世紀的中美海上競爭邏輯

圍繞中國海上力量崛起展開的中美兩強試探與互動,歷經21世紀初的十多年沉浮,呈現出嚴重的觀念誤區以及心理偏差。

曾國平:若中國拋售美債,是否會嚴重衝擊美國經濟?

這個說法聽來相當合理,但無論從現實操作看,還是從經濟原理看,此一絕招根本難以執行。

大國的無聲戰爭:兩岸四地六本護照的命運流轉

哪本護照最好用?哪本的待遇最多變?哪本被制裁?中港台澳,又為何有六本護照?這部動畫短片,帶你一一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