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時代
-
文化流年批
2023年的7本書:未來一年,台灣獨立出版給出的7種答案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判斷,或都可看作是即興的行動,我們由此對自己的存在與行動產生一種自覺。
-
Kindle宣布退出中國:一場閱讀變革的發生與沉寂
「希望10年後我們懷念它時,不只是一個『蓋泡麵』的梗。」
-
六個中國閲讀者的故事
我們為什麼閱讀(6):回到兒童文學,重新探索、建構自我
整個社會對待孩子的態度,讓他們無法產生真正的慷慨與愛——因為Ta不曾被允許充分地探索自私與恨。
-
六個中國閲讀者的故事
我們為什麼閲讀(5):「我想要過一種審美的人生」
我是必須好好活着的。它休想讓我一直痛苦下去。我不僅要活着,而且還要在地獄集中營的縫隙裏,找到蜜糖的快樂。
-
六個中國閲讀者的故事
我們為什麼閲讀(4):我關掉了自己的書店,繼續建立書與人之間的連結
如今,書籍的獲取變得越來越容易,困難的反而是讀什麼、怎麼讀,以及讀後的交流。
-
六個中國閲讀者的故事
我們為什麼閲讀(3):我想了解,中國走向現代的歷史進程和驅動力
通過這種有選擇性的翻譯,通過我對翻譯的投入,把我最核心的一些想法間接地表達出來。
-
六個中國閲讀者的故事
我們為什麼閲讀(2):打工者身份是我的錨點,閱讀讓我更新對自身群體的理解
閲讀讓我漸漸明白:為什麼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作為農民的兒子、新工人,耳聞目睹的都是農民、打工者的悲慘故事和命運?
-
六個中國閲讀者的故事
我們為什麼閲讀(1):如果這代人是自我的,那自我之上,還有什麼價值?
大學能不能回歸自身的角色,讓年輕人帶着「理想主義」的態度,閲讀人類文明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著作?
-
敦南誠品:逝去故事的六面體,與一個問題
當書市衰落,閱讀行為習慣改變,人們不需去書店就能取得想要的書,獨立書店難道還要與誠品比較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