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
特朗普告別白宮前夕,美國使者未竟的台灣之旅
是畢業旅行,或困獸之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Kelly Craft臨時喊停的台灣之旅,透露著白宮易主前夕台美關係的微妙脈動。
-
不能收復的淪陷區,不會過時的「陸書送審」制度?
面對爭議,文化部長李永得向媒體表示,面臨中共不友善的文化侵略,台灣政府應建築「民主防禦工事」。
-
【聲音劇場】統或獨?戰或走?台灣人心中的一百個祕密
這是一場直球對決的真心話大冒險,八成的參與者都選擇先隱去姓名才願意回答。
-
台灣‧疫時生活
疫情之後,我的貨機人生
「腳下是病毒統治的塵世,三萬英呎的雲隙還是天空,曬得皮膚發痛的還是陽光,讓人昏昏欲睡的還是黑夜。」
-
為了信仰,全體吃素七天的台灣小鎮
位於台灣「內地」的小鎮埔里,在過去的七天裡舉辦「祈安清醮」儀式,餐館、超市全停賣肉食,連麥當勞也推出素食套餐。
-
兩岸關係四十年:和平的假期
許仁碩:陸生十年,我們真的只能「互相怨恨」嗎?
陸生不該是兩岸關係的工具,台生也不只是陸生在台生活的背景,燃燒了青春的,不是只有陸生。
-
校園前線諮商心理師內心話:如何「接住」處於低潮與危機中的青年學生?
台灣大專校園接二連三發生學生輕生事件,社會將期待投注在校內的諮商心理師身上,但他們如何看待這個議題?
-
中天新聞關台倒數:一則關於「媒體倫理」與「新聞自由」界線的後真相備忘錄
旺旺集團旗下的中天電視確定在12月走上「關台」命運,台灣相關單位真的在傷害新聞自由嗎?抑或是在維護良善的閱聽環境?
-
專訪客語音樂人米莎:愛母語與打破客家的限制
「我就反思到底我身上帶著的是什麼,是一個小島。」
-
數據解讀:「月薪25萬買不到快樂」為何是台灣青年難以下嚥的心靈雞湯?
一則主張「月薪3萬與月薪25萬的人煩惱相同」的網紅文章,意外戳中台灣網友的人生痛點。
-
台港漂流
移民台北後,一種內疚讓他們不知如何開口
這一家四口從香港而來,學習如何開口說香港故事。「自己的來到,可能這邊的人會有不同解讀⋯⋯我也是這裏的一個課題。」
-
讀書時間
【書摘】台灣民主史之:選舉暫時停止,國民黨鷹派準備整肅
眾人既期待也相信,選舉只是暫時停止,黨外仍有活動空間。殊不知,國民黨鷹派已摩拳擦掌,要發動一步步的整肅行動。
-
評論
當台灣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陸生經驗反思兩岸間的互相「怨恨」
部分旅台陸生與台灣社會的心理隔閡,不僅體現在雙方對彼此缺乏理解式的同情,同時還包括日常生活中強烈的復仇意識和報復衝動。
-
劉紹華:三公分,醫療權利與資源分配的距離
生老病死的不確定性橫在眼前,三公分,也可能是我們與罕病患者處境的微小距離。
-
中國對台資深官員,為何在兩會前夕落馬?
新的「鄭立中現象」已然在中國官場蔓延,習近平讓所有涉台官員提心吊膽,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就懸在頭上不知何時落。
-
在特朗普當選這一刻,追記冷戰和昔日的「金門前線」
宋怡明強調,軍事化並非獨特存在於金門,世界各地都有軍事化滲透日常生活的狀況,它與國際關係的變動相伴而生。
-
台灣人認同度創歷史新高:港國安法通過前後,台灣人在討論些什麼?
近一個月來,雖然台灣人也熱中討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疫情振興措施與罷免韓國瑜等話題,香港國安法議題與六四週年活動仍是網路關注與討論的熱點。
-
韓戰七十年:一場被遺忘的戰爭,「兩個中國」與上萬戰俘的前線角力
今日是韓戰七十週年。這是一場重塑了東亞政治格局的戰爭,卻同時也是一場被遺忘的戰爭。它被歷史遺忘的祕密,藏在停戰後為期兩年餘的「談判」與「戰俘問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