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問《給十九歲的我》爭議:世代、權益、教育和紀錄片倫理風物

七問《給十九歲的我》爭議:世代、權益、教育和紀錄片倫理

一部紀錄片的程序及拍攝倫理引發全港討論,紀錄過程中哪些環節不應忽視?如何進入學生的世界,互相理解?

「孩子是這場大流行病最大的受害者」 ——反思德國疫情封鎖措施的得與失

德國政府實施了成本巨大的防疫措施,但最終是兩敗俱傷的結局——高風險群體大量的死亡,兒童和年輕人成爲了「失落」的一代。

格格不入?以「生產性」論輸贏的日本社會裏,這所小學追求個性和自由

不以為社會培養人才為目的小學,會讓孩子在長大後與「社會贏家」絕緣嗎?成為「贏家」,該是教育的目的嗎?

在不確定的時代保護孩童,從屬於他們的「正確遊戲」開始

為了玩而去玩的遊戲,漫無目的的遊戲,打破你的秩序的遊戲。

我家小孩 ADHD:健保大餅怎麼分,決定小孩能看哪種醫生

健保給付制度造成醫療資源分配傾斜,許多治療難符合需求。條件好的家庭能自費找資源,否則只能仰賴藥物或漫長等待。

我家孩子 ADHD:缺失的教育資源,漏接的特殊學生

當第一線老師缺乏特教支援,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竟不得不用藥物解決,進而被藥物掩蓋;而這正是 ADHD 孩子面對的現狀。

中國懸疑神劇《隱秘的角落》:探索人性黑暗的擦邊球有幾種打法

這是為了過審才虛構出一個童話結局。大家明明看到的是「洗白」後的劇情,但都覺得「黑化」版本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