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鳳梨》胡伶專訪:接拍《頤和園》的時候,我還很年輕風物

《菠蘿,鳳梨》胡伶專訪:接拍《頤和園》的時候,我還很年輕

有人擔心她是不是被斷送了演員的前程,胡伶以《菠蘿,鳳梨》入圍金馬獎,再次獲得公眾關注。

金馬獎《石門》中日導演專訪:不想去定義女性就是要柔軟抑或堅強

「我其實也想寫一個很有力量、很聰明的女性角色,但我們和很多年輕人接觸,發現她們對世界的看法,是比較接近躺平的狀態。」

金馬獎60歲:這份得獎名單有謎團,也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要破壞它非常容易,要出一口氣很容易,可是要呵護文化的事情、細水長流一直不斷泉源不絕地去做,非常難得⋯⋯」

第六十屆金馬獎出爐,跨地域、跨文化角色增強,中國大陸討論兩極|Whatsnew

賽果體現更廣闊的亞洲視角,頒獎嘉賓陣容也呈現台港日電影人共襄盛舉的畫面。

金馬獎2023:「華語」版圖變幻中,金馬獎想看見什麼?|台、港、馬三地對談

中國抵制金馬獎,五年來,發生了什麼?台港連結,台馬合作,金馬獎令對話更容易嗎?

【線上端小聚預告】相約金馬後:2023泛亞洲華語電影年末盤點

金馬六十,賽果將出,三地影評人有何不吐不快?「合拍片」身份不再中港專屬,2023華語電影地緣政治大解析。

許鞍華、廖偉棠對談:香港經此世變,詩是高度痛感|金馬入圍紀錄片《詩》

「就算電影將我們詩人刪去,留下詩的部分,都功德圓滿。我們不重要,我們這班詩人不過是詩的載體,將詩帶出來。」

《五月雪》萬芳:芭樂歌與亂葬崗,溫柔在哀傷也在

「幾乎沒有任何劇烈動作或表情,卻能感受到她的風霜和意志。」

《白日之下》導演簡君晋:新聞是歷史的初稿,電影呢?|專訪

這是來得太遲的作品,好像已跟不上今天香港的政治現實,反似是追憶著一個已不存在、仍然悍衛著新聞自由的香港時空

爾冬陞談香港電影:時勢使然,香港電影的面子與裡子

「香港的年輕導演、編劇、演員做電影很有香港精神,每個在現場都知道這部戲要什麼,令我覺得甚至比我們以前那一代更好。」

《年少日記》卓亦謙:我想對他們說,不開心也沒有關係

身邊朋友的經歷啟發了他重新看待自己對電影的認識,也促使他必須拍這部題材沉重的處女作。

金馬獎的困境與突破:記者不笑,獲獎者缺席,但叛逆與團結站在台上

同一人反覆上台領獎,於典禮或許是災難,但背後脈絡卻一如獲獎的中國紀錄片導演黃樹立所說,「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恐懼了」。

金馬最佳紀錄片提名《九槍》:導演專訪,台灣施行的是文明面貌的奴隸

「其實台灣就是比較溫和的奴隸制,有文明面貌的奴隸制,外面看來是沒有,但裡面的心態是奴隸主的心態。」

2022金馬獎·台港中大對談:一文看清今年金馬看點!有部片成了房間裏的大象?

《咒》作為恐怖片會是陪跑者?劉雅瑟不來台灣也能得影后?台港連結正在冷卻中?《憂鬱之島》的爭論台灣觀眾其實看不懂?

《一家子兒咕咕叫》導演專訪:鴿舍裡,有台灣過去二三十年的發展縮影

「牠到底經歷了什麼,沒有人知道。七年前飛出去大家寄予厚望,熱鬧萬分,七年後飛回來,這個家卻變成冰冷的⋯⋯」

藏不住的張震,從世界盡頭走到金馬獎的台灣男孩

張震有不一樣的際遇,所有演得最出色的作品都沒有得過獎,卻在中年過後,隨隨便便贏了個最佳男主角。

《花果飄零》評論:藏在抽屜裏的澳門

導演帶觀眾凝視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花果飄零》不只與香港有關,同樣也對澳門非常重要。

音樂人盧律銘專訪:對電影原聲帶的美學堅持

盧律銘以《瀑布》獲得第58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他有自己閱讀原聲帶的習慣和方式。

香港評審眼中的今屆金馬獎:台灣評審們都來問我一句話

在未來,台灣的金馬獎、金馬影展,很可能是後運動時代香港電影在華語世界裡最可靠的出路。

隔海看金馬頒獎禮:失去金馬獎,大陸電影界失去了什麼?

雖然牆內外不乏小粉紅,但幾家大陸自媒體還是堅持以「一邊發布消息,一邊刪除稿件」的方式,展現完頒獎的全過程。

十場放映淚與火:10個在台港人看到的《時代革命》與《少年》

「我們都在電影裡尋找自己曾經存在的證明,在前一生曾經活過的證明。」

金馬專訪《少年》主創:你是否看到,經過2019的香港,正在重回少年身

自由比一切都重要。我們雖不能在香港放映,但還能面對全世界,你能禁錮我的肉身,但不能禁錮我的靈魂。

《該死的阿修羅》導演樓一安:他這樣講述一個隨機殺人的故事

縈繞在心頭的夢境是「撞向國貿大廈」,幾篇深度報導幫他找回了創作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