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
紀錄片《安全距離》導演池清麗:對同志運動有些灰心?改變也許下一刻就發生!
疫情期間,池清麗拿起相機,開始記錄31位在英亞裔酷兒的故事,試圖探索關於性別、移民、身份認同、親密關係等問題的答案。
-
疫後全球遊:我看到人們用力而熱鬧地生活,決絕地與疫情告別
在巴黎、米蘭、哈瓦那...大家彷彿一瞬間走出了陰霾,拋棄了無形的束縛,無論未來是好是壞,都堅定地選擇繼續向前。
-
影業觀察:從虎年賀歲檔回看後疫情時代的中美電影市場
疫情對電影行業的影響仍未結束,2021年的中國影市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虧損,而美國影市則淘汰了許多成熟的中型製作。
-
更多國家報告Omicron病例,多國升級防控措施
一些國家實施了新旅行限制,儘管科學家稱他們還不知道該毒株會有多嚴重。以色列採取的限制舉措尤其嚴厲,已禁止所有外國人入境。
-
新書推介
末日:致命瘟疫、核災、戰爭與經濟崩盤,災難對人類社會的啟示
有時候,歷史看起來就像是一連串要命的災難,但有時候災難也可以激發出創意的應對之道,就像成功總是令人不思進取。
-
「我是不是永遠沒辦法回國了」:她在美國染疫,變成海外流民
疫情之下,何以為家?
-
端 x 華爾街日報
疫情如何改變了職場電郵措辭?
病毒大流行期間發送工作郵件時,你往往得表達一下關切,同時又需避免過度分享。
-
後疫情時代,那些返回家鄉的年輕人
疫情讓原本循著既有軌道運轉的人生計劃,一下亂了章法。隱匿在日常生活中的焦慮、矛盾,都被逼出原形,他們必須提前做出選擇,但選擇依舊那麼困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