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傳北京擬擴香港立法會至90席;擴選委會至1500人,加入政協日報

早報:傳北京擬擴香港立法會至90席;擴選委會至1500人,加入政協

佔中裁決前,他們為自己準備的「獄中書單」

在佔中案審判前,我們訪問了佔中九子當中的大部分人,他們都不約而同早早準備好自己的「獄中書單」。讓我們以書讀人,閱讀他們所關心的世界。

法夢:六問解讀佔中案量刑判決

抗議行為對公眾造成傷害的程度,固然是法庭作整體量刑決定時必須納入考慮的事項。然而,即使抗議行為對公眾造成的不便,達到「過份」及不合比例的程度,亦不必然使公民抗命或其他基於良好犯案動機的減刑理由失去效力。

吳宗鑾:九子量刑,「悔意」和「公民抗命」有待法庭釐清

如控辯雙方最終選擇就刑期上訴,法庭如何平衡示威者的基本權利和執政者維持公共秩序的公權力,將會是香港法治以至民主運動的重要分水嶺。

佔中案記者手記:囚車載著他們離開那一刻

一位女士蹲下身,一遍又一遍地向朱耀明說:「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佔中案審判:戴耀廷、陳健民、邵家臻、黃浩銘即時入獄,朱耀明、鍾耀華、李永達獲緩刑

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及陳健民量刑最重,被判監16個月,邵家臻、黃浩銘被判8個月,即時入獄。陳淑莊因身體問題延後判刑。朱耀明、鍾耀華、李永達獲緩刑,張秀賢被判社會服務令。

周保松:我們的黃金時代——寫在「雨傘九子」宣判之後

戴耀廷說,香港真正的黃金時代尚未到來。我不確定他的真實所指。但在當下,因為不同香港人的努力,我們在這樣一場歷史審判中,確實見到最美麗最高尚的香港風景。

讀者來函:雨傘運動與第二種責任

美國政治理論家艾莉斯楊提出「政治責任」的觀念,指出當有群體因為制度不公而處於劣勢時,社會上的其他公民有政治責任,推動結構改變。

佔中九子裁決現場側記:一場平靜風暴

法庭上,不同於他們的代表律師,九名被告沒有表露「求情」姿態。朱耀明、張秀賢、鍾耀華及李永達均要求在犯人欄親自以粵語讀出自撰的陳情書。其中,75歲朱耀明牧師和26歲鍾耀華的陳情,將公眾的情緒推向沸點。

李宇森:從佔中九子案判詞,再思考「公民抗命」還有甚麼可能性?

行動往往是極沉重的,帶有無可挽回的政治影響,同時它又是無盡希望之所在。

張秀賢:香港人在爭取民主的路上跟學生一樣,在跌跌碰碰中學習

我只希望當初走在同一條路上的人,不要越走越遠。

執抝的低音:邵家臻的陳情書

「革命,我是做不到的,它必須用血和肉來交換。沉默,我也是做不到的,於是我惟有以一種最冷靜的方法,對社會的不公不義,提出針砭。」

鍾耀華:法官你需要知道的,是他們依然堅持在香港不放棄的原因

「如果你要知道這些,就不是透過一份書面陳詞,幾封信件,幾段慷慨激昂的說話可以得知。」

朱耀明:敲鐘者言──被告欄的陳辭

此時此刻,在我心中,在法庭的被告欄,是一生牧職最崇高的講壇,死蔭的幽谷成就了靈性的高峯。

五問看清佔中九子審判:香港首次有集會人士因「公眾妨擾」罪成

為什麼律政司要循普通法控告九子「公眾妨擾」相關罪名?「公眾妨擾」是什麼?這次審判案例,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佔中九子案開審前,陳健民的最後一課

「沒有東西是永遠把握得住的。只要有勇氣和力量去做自認為正確的事情,也就夠了。也許結果是錯了,可是你至少總算做過了......每個人都有完整的自我,都有自己的特性,如果他能順性去做,那麼無論他做什麼,結果總會美滿的。」

公民抗命的演講——戴耀廷結案陳詞全文

佔中三子之一戴耀廷要求在庭上親自結案陳詞。戴耀廷在陳詞中,引用馬丁路德金的信函,重申公民抗命的原則和歷史,以及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的原計劃。

佔中九子庭審筆記:香港首例——李立峯學術報告被接納為證供

李立峯的調查顯示,僅6.5%受訪者指「響應同支持佔中三子」是參與運動的「非常重要原因」。

佔中九子庭審筆記:獲許上台宣布佔中,三子與學生有誤會?

辯方:「你和你的兩個同事以及學生代表之間的討論,其實出現了誤會,其實學生沒想過你們會在台上宣布佔領中環開始?」陳健民:「不同意。」

佔中九子庭審筆記:在陳健民的自辯裏,79天佔領是否他計劃內的佔中?

連續兩天的審訊,焦點集中在三子從佔領開始到他們自首期間,在運動中扮演的角色,陳健民亦解釋了「佔中」理念及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