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
-
巨龍腳邊雙城記:香港駐台機構關門意味著什麼?
香港關閉駐台灣辦事處,引發外界諸多議論、揣測與不安。事實上,這問題必須放置到中、港、澳、台四地在二戰後糾纏的命運來理解。
-
【書摘】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
這不僅是一部國家領導人的個人傳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台灣時期中華民國歷史的一個縮影。
-
專訪「翻譯家」李靜宜:1989年以來,最了解李登輝的人
不到三十歲便開始擔任李登輝的撰稿人,歷經四任總統,身為專業譯者的李靜宜,此生做過最長的一份正職工作,還是替總統「翻譯」。
-
記者手記:2020年,我走進台灣給中華民國慶生的酒會
2020年,世事多變。蔡英文如何帶領團隊,給中華民國舉辦這接待重要外賓的「109年國慶」酒會?
-
專訪李問:身為民進黨人,為何舉起中華民國國旗?
他在馬祖替民進黨「開疆拓土」創建黨部,卻樂意揮舞中華民國國旗;他外祖父是李宗仁的秘書,失敗的「北平和談」與近代民國的內戰離散,是他的家族記憶。在兩岸最前線,民進黨新任連江縣黨部主委、80後台灣青年李問怎麼看待自己的國家與世界局勢?
-
多面李登輝:他不是他的他,「台灣」亦不是台灣的台灣
前總統李登輝逝世,人們總說一個時代畫下了句點。然而,在句點之前,故事究竟是以怎樣的方式開展?從台灣原住民、日本作家到中國國民黨員,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不同的李登輝與台灣故事。
-
生而日本、長於民國、身後「台灣」:李登輝今長眠五指山軍人公墓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的最終長眠之處,是一處寫有「異日國家得統一,家祭毋忘告乃翁」的中華民國國軍戰士墓園。
-
港「國安法」表決前夕,蔡英文提及的《港澳條例》60條代表什麼?
在這一週之內,北京與台灣都將優先按照自身的「國家安全」戰略行動,許多港人對兩地政府的期待,或許短期難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