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觀察:洋節爭議中,聖誕新年氣氛吸引中國青年|Whatsnew大陸

網絡觀察:洋節爭議中,聖誕新年氣氛吸引中國青年|Whatsnew

「2023年太壓抑了,能有個讓大家開心的節日,哪怕聚聚也很好。」

美國會走向內戰嗎?——「新白人意識」的興起,與民族國家的帝國轉向

美國白人意識的上升並不簡單是一個階級現象、地理現象,而是一個整體現象。

從「祖國母親」到「中國爸爸」:國家主義的形象,是如何在家庭隱喻中演變的?

「我們都說祖國媽媽,那祖國爸爸去哪了?」「有人說祖國爸爸去買禮物了,有人說祖國爸爸扛槍保衛祖國媽媽了!」

俄羅斯民族主義的前世今生:歷史上帝國的犧牲品,如今「國家領土統一」的號召

「民族主義者對俄羅斯合併吞克里米亞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與當局的所有分歧都被擱置一邊。」

西安U型鎖受害者的十年

2022年4月,王菊玲聽到消息,說蔡洋出獄了,「到現在,我都想不通,無冤無仇的,他就那樣下狠手把一個人往死裏打?」

「胡錫進」的前輩們 ——大衆政治時代的反動新聞人

他們擁抱災難,擁抱極端事件。平靜的世界對他們是毒藥。知道如何利用/解釋災難,一直都是這些人的必備技能。

【書序】黃詠光:寫給最黑暗也是最光明的時代

「難不成羅摩神的出生地這種理據,可以在法庭裡改變現代的土地所有權?」

追擊柳傳志:「國有」意識形態在中國的還魂

90年代還曾扛起過民族品牌旗幟的聯想,為何在今天成了「買辦」的代表?

新時代民族主義的四個特徵:習時代的「愛國」動員,與過去究竟有何不同?

今天官方對民族主義塑造同過去的一個最大區別,是習近平第一次有意識地把民族主義作為國家戰略,成為所謂的全民族的共同意志。

中國民族同化運動瞄準另一個目標:藏區

北京正在加強對該國630萬藏族人口的監視和限制,儘管相關行動尚沒有達到在新疆那樣的程度,但藏語和藏族文化正在被邊緣化。

王柯: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誕生與明治日本(下)——「被害妄想」與民族塑造

一方面要誇耀歷史上和文化上的「中華民族」之偉大,另一方面要強調「中華民族」受到了來自「滿清」的深重的民族壓迫。

王柯: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誕生與明治日本(中)——從民族主義到「國家主義」

由於民眾被「民族」所替代,在20世紀的中國國家思想中主權在民、國民主權的口號變成了一紙空文。

專訪白睿文:《武漢日記》之後,續寫「痛史」

無論是給中國讀者還是海外讀者,日記的內容是一樣的,但人們知道這本書要在海外出版,它就成了旨在「傷害中國」的國際陰謀。

王柯: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誕生與明治日本(上)——單一民族國家的日本根源

民族主義之所以一直能夠在中國(漢族)社會找到巨大市場,與百年前它從日本導入中國時所鼓吹的「單一民族國家」思想的途徑有關。

【書摘】劉紹華:中醫藥與中國的現代性追尋

中醫藥在此次疫情之初的爭議,突顯的依然是民族主義的面子掙扎、乃至利用民族主義政治情緒來操作投機的老問題。

《八佰》的隱秘主題:一個國家的誕生

前赴後繼血肉模糊的士兵終於揭露了這個故事的實質:這是一場獻祭,一場召喚名為「中華民族」的利維坦的血肉儀式。

才廢克什米爾自治,又燃族群衝突火種,莫迪想要一個怎樣的印度?

隨著高院的一紙判決,印度政府儘管還沒有找到經濟解方,卻已積極實現了政治上的核心目標:克什米爾自治已廢,阿約提亞也將興建羅摩神廟,印度距離印度教國家僅是一步之遙。

週末讀書:《維吾爾人》——「民族團結」之下的憤懣與反抗

一種關於「中華民族」成員的深刻分歧,潛藏在新疆社會生活的表面之下。

帝國容不下溫和派?百年前的愛爾蘭自治運動如何走向激進

倫敦的帝國遍布世界,但也正因如此無法靈活放下身段,最終,暴力衝突洗去了原先的溫和派努力。

在加拿大開跑車「炸街」的大陸留學生,為什麼反對撐港遊行?

「新一代留學生的極端民族主義沒有在逐漸成長並可輕易獲得信息與言論自由後消失,他們變得更堅定自信並有侵略性。」

單雲樓:「公知」任正非與華為的輿論勝利

過去的華為以順應民族主義打開國內市場,現今的任正非以口頭反對民族主義賺取滿堂喝彩。民族主義成為任正非手中一張雙面王牌,正面或反面亮出都能穩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