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通橋抗爭:「有聲音」比「大多數」更有質的意義中共二十大

北京四通橋抗爭:「有聲音」比「大多數」更有質的意義

中共不能順理成章地宣稱自己就是「全體人民」、代表了人民的總體意志。

被發「好人卡」的雷鋒:曾經是怎樣的宣傳奇蹟?為何在近十年被宣傳遺忘?

官方媒體提到雷鋒二字的次數在2012年左右達到90年代以來的最高峰,此後卻經歷斷崖式下降。

抗議上海封城的《四月之聲》,拳頭落在棉花上

當記住成爲唯一的反抗,樂觀和悲觀實際上已經得到了統一。

關懷還是公關?「抑鬱症」被當成一種話術,逃避了誰的責任?

「抑鬱症」正成為一種隱蔽的話術,讓輿論無法正視造成抑鬱症的社會原因。

從馬雲爸爸到華為公主:「資本家」的西落東升,與大國崛起的兩種思路

韭菜歡迎鐮刀?《共產黨宣言》說「工人沒有祖國」,但中國網絡上的「工人爺爺」有祖國。

【重磅】中國新左三十年,「國師」的三重嬗變

民族主義如何終於跨越了意識形態的三個圈層,實現了政治菁英、知識階層和大眾之間的「通三統」?

學者粉圈、民粹動員與流量經濟:當民族主義學者沈逸「網暴」胡錫進

媒體如何生產、利用媒體人和學者,成為推進民族主義輿論進程的重要一環。

傾聽民眾的聲音,民調夠用嗎?

這種基於統計學的規範化思維對民主有哪些深遠的影響?

新帝國主義與 China First :一個中國,兩種民族主義

民間種族主義的圖景,與官方的大戰略之間,存在着怎樣的對立和統一,是否真的彼此相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