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
飛越2020 寫在城市的風景
只是躊躇,根著何處?
-
圖片故事
2020年度圖片回顧:被病毒偷走的一年
一個2019年年底被命名的病毒,定義了整個2020年。
-
中大一年之後:消亡與存在
來臨的時候倒是異常的靜。空氣中沒有口號,沒有叫陣的聲音,只有「砰、砰、砰」在響著。
-
攝影人語
專訪陳榮輝,中國最年輕荷賽得獎攝影師的成長與轉型:慢下來就是破
「尋找自己的過程很累,但也很迷人。問問自己,為何要拍照?是不是一定要拍?」
-
【影像現場】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爆炸, 至少78人死近4000傷
有官員指,港口附近倉庫存放了高爆炸風險物品長達六年。
-
【影像現場】雨傘與催淚彈,波特蘭「黑命攸關」60日
抗爭持續,濃煙下的雨傘、綠色鐳射及防毒面罩。
-
圖片故事
同脱暴動罪,這對香港夫妻的一年候審生活
候審的日子裏,這對夫妻曾經預想過入獄分離的日子,並為此做了種種準備,路透社追蹤拍攝了兩人的生活片段。
-
圖片故事
影像:反種族歧視抗議延燒多國,2020仍是「全球抗議」的一年?
英國、德國、法國、澳洲及日本....全球不少國家都出現Black Lives Matter的口號。
-
圖片故事
影像:疫情全球大流行,這是2020的新世界
搶購口罩、掃空超市與無人的街道,這兩個月來在中國見過的境況開始在世界各地出現。
-
2020台灣大選
廟戰,台灣大選的諸神眾生
各候選人無間地參香拜票已成日常,諸神與眾生的界線漸覺糢糊,當人間政治遇上滿天神佛,形成了一道台灣獨有的選戰風景。
-
圖片故事
香港反修例運動影像記錄
2019年,由熾熱如火的夏天走到寒冬,香港如何走過每一天?
-
圖片故事
2019年度圖片回顧:時代震盪,憤怒的火焰蔓延全球街頭
「明天」變得越來越不確定。2019年注定會被記住,一切席捲而來,我們會向何處去?
-
圖片故事
影像:伊朗油價瘋漲觸發民怨,政府強力鎮壓切斷網絡
由於遭到美國經濟制裁,伊朗政府上調汽油價格填補預算缺口,觸動數十個城市群眾示威。當局大舉鎮壓,造成大量死傷,全國斷網。
-
影像中的台灣十年
「追尋與再現」系列照片展的作品與敘事,將重現台灣過去十年間的重要新聞事件,同時希望可以讓觀者重新看見,在影像追尋與再現的道路上,攝影記者們的堅持與努力。
-
圖片故事
影像:強颳風海貝思襲日 造成六十七死、十多萬戶停水、機場及鐵路停運
一度被喻為今年最強的超強颳風的「海貝思」吹襲日本 ,在多個縣市造成嚴重傷亡。當局派出 11 萬自衛隊成員、警察、海岸衛隊及消防員進行救援工作。
-
攝影評論
傷感的點唱機 – 再看Robert Frank鏡頭下的另類美國圖騰
在揮揚各種旗幟徽號的同時,是民族主義作崇?或作為挑撥情感的手段?Robert Frank在六十年前就已用影像去提出這個問題了。
-
影像現場:反送中示威佔領要道,雨傘再聚金鐘
更多民眾陸續抵達金鐘,示威者多配備頭盔口罩雨傘等器具,以鐵馬架起防線,並撐起雨傘,與配備長盾的警員對峙。
-
圖片故事
影像:全球各地穆斯林慶祝開齋節
當齋戒月結束,而新月出現在天空,即代表穆斯林開齋節的到來。
-
藝術家、鼓手、火炬手,六四維園燭光晚會的二三事
在這寬廣的維園足球場,人們每一年如候鳥般準時赴約,他們為何而來,又希望將自己的感情和力量帶往何處?
-
圖片故事
影像:台灣同婚合法日,超過500對同志伴侶登記成婚
5月24日是台灣同志婚姻合法化的第一天。截至當日下午17點為止,共有500對同志伴侶進行登記結婚,當中男同志為171對、女同志為329對。
-
端陪你過年
【主編推薦】專訪普立茲得主、攝影師劉香成:「如果你對人類,抱存一種潛在的希望」
「我的人生觀是,這杯水永遠是半杯滿的。」
-
攝影評論
凝視虛無:我們見證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相片」,但究竟我們在看什麽?
這「相片」用了全球頂尖天文學家加上超級電腦近兩年時間運算出來,絕對可稱得上史上最費時費工的相片之一。
-
攝影人語
她曾拍攝香港電影巨星的另一面 專訪攝影師盧玉瑩: 「兇、喝、嗲」是她的秘技
近距離拍攝半裸的林子祥,難得靜下來沉思的成龍,從檯底突然跳出來捕捉充滿戒備心的盧燕......在那香港電影的黃金歲月,對於這個小個子的攝影師,許多明星都不會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