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
圖片故事
影像:Art Basel,久違的五官神態
過去三年,戴著口罩、保持社區距離的參觀常態,於今年終於解放。
-
圖片故事
望不見歡欣人臉 香港人的口罩三年
每個人能夠自由地選擇時,才是真正復常。
-
「我不想成為戰地記者」 專訪烏克蘭攝影師 Maxim Dondyuk
「我有過多次命懸一線的經歷,很難說出當中哪次最危險。」
-
愛慾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Nicole Pun的女同志影像
「是的,在女同志性事上,手都很重要。」
-
圖片故事
2022年度圖片回顧:世界在悼念中繼續前行
戰場上的聖誕沒有停火
-
圖片故事
影像:搬走二維碼、拆除核酸站 中國防疫政策急轉彎
「非必要不用去做核酸」
-
圖片故事
凍蒜之路:選戰下的台灣
這樣的選舉季節,則在台灣的日常創造出非日常的間隙,等開票結果塵埃落定,將旋即回歸平靜。
-
2022台灣地方選舉
廣告圍城:台灣選戰風景
一幅廣告看板,即是一幅攝影作品;一則文字訊息,即是一項主張與立場。
-
圖片故事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重啟,脫下口罩狂歡痛飲,香港回來了?
藍色防護衣、快速測試棒與紅碼,觀眾將複雜的感受化作黑色幽默,呈上全新的角色。
-
圖片故事
影像:傘下共行,台灣同志遊行20週年
台北天氣陰溼多雨,參與民眾與團體依舊不減熱情、盛裝出席,除了Cosplay裝扮,也有遊行民眾自信展現身材。
-
圖片故事
影像:大國旗小區旗,國慶香港一片紅
國慶在香港是一片紅,以及升旗、酒會和布防。市民則忙計劃行程,搶購機票。
-
圖片故事
解封三十年前的法國影像 攝影家秦偉在時間中漫遊
有說攝影可凝住時間,相片所受的破損,便是時間洪流的見證。
-
圖片故事
酷熱下的工人 天橋底找片刻蔭涼
在這些角落,陽光暫時無法捕獲累極的他們。
-
在「50年不變」的中場,回看97轉變之年 專訪香港攝影師朱迅
如果將來回歸100年要研究香港,就可以重看我的照片。
-
圖片故事
25年後,香港所失去的
這城變得太快,今天忘記了昨天。在一片旗海和花簇中,香港到底失去了什麼?
-
圖片故事
馬里烏波爾「最後陣地」亞速鋼鐵廠:圍困數月後,渺茫的撤離希望
被困於此的人們只能生活在地下,在俄羅斯的圍攻戰術下,這些人已經兩月有餘未曾見過陽光。
-
遲來的悼念:印第安學童十字架,奪得世界新聞攝影獎2022年度圖片
我幾乎可以聽到這張照片中的安靜,這是紀念全球殖民歷史的安靜時刻,不僅在加拿大,而且在世界各地。
-
圖片故事
烏克蘭布查:街上佈滿被燒毀的坦克與屍體,「如同恐怖電影」
小鎮平民的屍體照片,控訴著俄軍的罪行。
-
圖片故事
印度大罷工:在私有化與疫情夾擊下,傷痕纍纍的印度人民
大約4.7億的勞動人口中,約有80%是不受工人權益保障的勞動者。一場COVID-19瘟疫,令他們的困境變得更加明顯。
-
圖片故事
靜夜香港,疫下新常態
在過去一個月的洶湧疫情中,攝影師奔走於10個黃昏之中,由入黑前的藍到黑夜降臨之初,記錄疫下新香港,寂靜與暗湧同在。
1 /
2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