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
救鼠大行動 —— 牠們在光明中被遺棄,在黑暗中遇上新的家
「我們一生中可能養過很多小動物,但倉鼠的一生就只有我們一個。」
-
Game ON
社交不隔離,當遊戲成為疫情中的親密空間
她把《動森》玩得「窮困潦島」,他把父母變成死宅雀聖;她在線上和陌生人飆戲,他在線下看人打機偷得浮生半日閒;他們的舊聯盟尋到第二春;當遊戲承載我們的社交需求⋯⋯
-
疫區日記
我離開了被「緩慢」疫情籠罩的英國
一邊盯著香港疫情來勢洶洶,一邊感受英國比較冷淡的抗疫氣氛。在離開英國的前夕,這兩個時空,終於交匯了。
-
走進不招待普通話的餐廳:對話,痛苦與身份的掙扎
數名港漂走進了光榮冰室,一場行動,數篇文章,撕開了關於語言、權力、身份的爭論裂口。經歷行動的,參與公共討論的,明確表示「不招待普通話人士」的,所思所感到底是什麼?
-
從信任危機到世界救星,中國政府如何重建「大國自信」敘事
自信敘事被廣泛認可,也意味着宣傳系統屢次失手之後,終於藉着國內疫情減緩、全球疫情暴發,奪回了輿論場的話語權。
-
全球疫情觀察
歐洲疫情下的老人:隱形的病毒,讓孤獨加重,讓死亡更近
為了保護老人,請與他們保持距離,然而……「老年人長時間無法見到自己的家人,大家是否想過其後果?」
-
中國農村防疫故事:打麻將的要逮,不服從的按倒
李躍鵬治好回來了,可他成了村裏的瘟神,他上哪兒,就有哪兒的熱心村民打電話向幹部舉報。現在李躍鵬又被拉回隔離了。
-
圖片故事
影像:疫情全球大流行,這是2020的新世界
搶購口罩、掃空超市與無人的街道,這兩個月來在中國見過的境況開始在世界各地出現。
-
Game ON
遊戲可以做什麼?玩在瘟疫蔓延時
闊別大家一整個冬,再次開門營業的 Game On 想要回答,在這樣的歷史節點,遊戲可以做什麼?
-
尋訪SARS前線醫護:十七年後,香港吸取教訓了嗎?
「香港整體是吸取了教訓的,但不是政府也不是醫療體制,而是我們每一個市民,都有公民意識,盡量令到自己不要病。」
-
評論
聯邦主義的張力之下:美國抗疫的政治難題
為何美國這個醫療技術如此進步的國家,會在面對本土疫情爆發時如此捉襟見肘?
-
閻連科:疫劫之下,無力、無助和無奈的文學
就作家、文壇這一散淡的群體言,事實是在寒冬真的到來時,我還比你多一件人家派發、獎勵的棉襖在身上。
-
評論
瘧疾、水壩、愛滋與肺炎:譚德塞的「政治經紀人」之路
同時推動經濟發展和公共衞生議程的能力,讓譚德塞獲得了非洲聯盟的支持。他的這一政治特質,也左右了應對肺炎危機的手法。
-
美國首都華盛頓「失守」,多名政要曾與確診肺炎病患接觸
美股暴跌,特朗普發推特安撫市場——經濟一直是他在2020年總統選舉尋求連任的重要砝碼。
-
專訪SARS主診醫生許樹昌:如果新冠肺炎演變大流行,證明人類圍堵政策失敗了
新冠肺炎病患基數大,重症率15.7%很嚴重,容易導致醫療系統崩潰;病人病發後2至3天達病毒量高峰,致社區快速傳播。
-
殺貓、封路、強制隔離,中國式抗疫是如何形成的?
應急預案多是「宣言性」文件,只為應付上級檢查;舉國抗疫政策被地方政府層層加碼,追求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