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
-
圖片故事
「媽媽,你今天救了多少人?」——加州護士的疫情日常
病毒使人窒息的期間,醫院成為了對抗疫情的核心戰場。
-
四問變種病毒:疫苗仍然有效嗎?混合接種能提高保護率嗎?
Delta變種致疫苗保護率降低已成共識,但部分疫苗保護力仍然可觀,混合接種或成為未來趨勢。
-
美國報告認為Covid-19病毒有可能從武漢實驗室泄漏
美國政府國家實驗室關於疫情起源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認為病毒從中國武漢一個實驗室泄漏的假說是有可能成立的,值得進一步調查。
-
高琹雯:疫情警戒延續,外帶外送是一門長期生意
台灣美食如何在疫情之下存活?除了外送平台,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
禁足,親密與生死,香港外傭的病毒日記
被禁足三個月後,她決定起訴僱主。同一屋簷下的僱傭關係,是現代奴隸制,互相幫忙的陌生人,還是分寸得宜的新家人?
-
一杯台灣的Sexy Tea:「茶室」裡究竟喝的是什麼茶?
台灣這波疫情中,台北萬華地區的「茶室」接連出現確診案例,也讓外界好奇這「茶」為何能喝得如此親密?
-
突發:台灣今日新增180例本土確診,大台北地區升高至三級警戒
目前大台北地區外出時需全程戴口罩、停止室內5人以上或室外10人以上聚會,且多數營業及公共場域將關閉。
-
大選深水區:轉折點中的美國
特朗普染疫後,美國大選會往何處去?
週三晚的副總統辯論,反而會成為焦點之戰。
-
專訪漩渦中的「小明」父親:我們已做了選擇,想要回台灣
疫情隔離政策之下,武漢包機爭議與滯留大陸的陸配子女返台問題,引爆了「小明」風波。我們專訪了「小明」本人與爸爸,回顧這段被卡在兩岸之間無法「回家」的旅程。而「小明」的家族故事,本身亦是一部近代兩岸戰爭史的縮影。
-
專訪香港名醫黎青龍:2019之後,香港人有口難言
在香港活了這麼久,他說踏入71歲時,才真正認識香港人。醫護靜坐、抗議警暴、要求封關,在集會現場,他多次默默現身。他說,「我對政治完全沒興趣,但是對freedom有興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