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日報|英通過盧旺達法案;美親巴勒斯坦師生抗議遭捕;花蓮現兩起規模6地震日報

日報|英通過盧旺達法案;美親巴勒斯坦師生抗議遭捕;花蓮現兩起規模6地震

英德兩國起訴逮捕6人涉為中國提供情報;聯合國指UNRWA成員涉恐指控不實;李家超稱暫不立假新聞法;台新住民組織涉介選遭訴

為免全面動員影響民衆支持,普京利用全球人口販運網絡招募兵源|Whatsnew

涉及被用各種手段招入俄軍的,主要是來自中亞、南亞、拉丁美洲乃至非洲等全球南方的國民和難民。

《可憐的東西》:如何製造女性虛假意識

而尋找答案,毫無疑問要回歸到原著與電影之間。

日報|蘋果中國區下架部分App;美將制裁以軍部門;美綑綁通過一系列軍援法案

中國泳隊疑在東京奧運前藥檢呈陽性;廣東連日暴雨已致4死10失聯;香港即日管制即棄塑膠;北韓再射導彈;台電總經理請辭獲慰留

再見螢火蟲:「美而無用」的蟲子,如何成為台灣的環保指標?

菁英極力關注像台灣黑熊這樣的陌生物種,一般民眾更關心螢火蟲的消逝。但螢火蟲保育,真的是現代都市環保神話嗎?

對話反錫安主義猶太活動家: 在德國,猶太人成為「反猶」指控的最大受害者

當一切罪行都是以猶太人為名而實施,當猶太人被徹底與以色列政權綁定在一起,反錫安主義的猶太人的在場就更加重要。

上海學生提問德國總理引爭議,大麻合法化成熱點|Whatsnew

中國網絡上關於此事的討論更多聚焦於學生提的問題以及反對毒品,較少關心德國國內關於大麻合法化的爭議。

解殖批判如何從法治出發:讀《在夾縫中抵抗》

今天還應該如何理解法庭和法治的價值和角色呢?

你而家喺邊?離開香港後,我想說的是……

「一切都是取捨,不會有任何一個 KOL 可以給你標準答案。」

不只是拍遺照——生態攝影團隊 Frigatefilms 這樣說香港瘰螈故事

在發展飛快的香港推廣生態保育,心態要「像傳福音一樣,你信,就會。」

親以色列團體曾抗議,南加大取消優秀畢業生演講|Whatsnew

自去年巴以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大學校園便成為分裂輿論的辯論場。

日報|警察進入哥大驅散示威學生;美否決巴入聯;美衆院捆綁TikTok法案與軍援

賴政府第四波內閣名單;以色列報復性打擊伊朗;中對台產品徵收反傾銷稅;元朗721一白衣人囚55個月;台股崩盤

微信和人際關係,美國選舉如何爭取華裔選票?|端聞 Podcast

為了深入華裔社區,美國候選人正在改變選舉策略

2024年春緬甸戰局:反抗軍攻佔苗瓦迪,克欽邦戰事激烈|Whatsnew

緬甸各地的戰事仍在持續,不同地區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台灣法官之死:海量案件、管考制度、人力短缺下的「血汗司法」|Whatsnew

人力不可能無限制增補,司法院沒有就人力需求與配置進行評估也是個問題。

葉靜倫:花蓮大震之後,鉅額捐款如何成為捐款人想要的樣子?

錢花不完、很難花,甚至亂花,真的只是捐款專戶可信度的問題嗎?

是誰先討厭孩子?墊底的生育率,與拒絕生育的韓國女性

如果生了孩子就會成為「媽蟲」,誰會想生?

日報|美將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中國擬收緊碳市場;美有條件同意以進攻拉法

港警計劃在公衆地方設2000部閉路電視;駐菲使館發言人稱中菲就仁愛礁有「君子協定」;台灣北部暴雨;日本6.6級地震

2024墨西哥大選前瞻(一):中國企業紛紛赴墨出海,能走多遠?|Whatsnew

墨西哥在中美對壘、疫情的後續影響和烏克蘭戰爭等變局中獲得了發展機會。

尋找香港失去的消費力:趁北上熱潮,我們走一趟深圳東莞「山姆兩天團」

一籃子因素正吸引港人北上,是深圳珠海的引力太強,還是香港留不住人?

日報|美菲將聯合軍演;港保安局指291人涉危害國安被捕;迪拜罕見暴雨

烏克蘭通過新動員法;蘇丹衝突一週年,巴黎召開蘇丹國際人道主義會議;緬甸軍政府將昂山素姬改為軟禁

誰在為中國經濟下行買單?|端聞 Podcast

買房者、投資者、打工者,以及體制人士,他們一個個都成了在中國經濟中「高位站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