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AI畫作奪美國藝術比賽首獎引爭議,你認為AI創作是否原創藝術的一種?

AI 創作的發展會為藝術創作注入新活力,還是可能帶來藝術的消亡?

AI繪畫作品《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奪得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數位藝術類別的冠軍。

AI繪畫作品《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奪得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數位藝術類別的冠軍。圖:網上圖片

端小二2022-09-22 發起

在你看來,隨著人工智能藝術的發展,插畫師的工作會否被取代?

你認為 AI 創作的發展會為藝術創作注入新活力,還是可能帶來藝術的消亡?

在你看來,通過讓 AI 進行風格學習,輸入關鍵詞而生成的作品,是否是藝術創作?

8月底,一幅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生成的繪畫作品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Colorado State Fair)藝術比賽中奪得首獎。

網名為 Sincarnate 的首獎得主在 Discord 上分享了他的創作過程:通過輸入關鍵詞,他在 Midjourney 這套 AI 圖像生成工具完成了上百張圖像的繪製。然後,他選出其中最好的三張,花費數週時間使用 Photoshop 進行微調,再用 Gipapixel AI 提升清晰度,打印在畫布之上提交給主辦方。最終,他憑藉「太空歌劇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這幅畫在州博覽會的藝術競賽獎項拿下第一名。

根據 Vice 報導,Sincarnate 本名為 Jason Allen,是來自科州桌遊公司的老闆,並無藝術創作的背景。在提交作品時,他在作者一覽註明畫作是以 Midjourney 生成(Jason Allen via Midjourney)。然而,藝術比賽的兩位評審則表示,他們事前不知道這幅作品是由 AI 創作的,但這並不會影響評選結果,評審關注的是「藝術作品如何講述故事,激發情感」,而「這幅作品很好地完成了這一點。」

Midjourney 是當下最受歡迎的 AI 藝術生成軟件之一。用戶輸入任何關鍵字,就能在60秒內得到4張人工智能最新生成的圖片。Vogue Taiwan 藝術總監周青永接受採訪認為,Midjourney 的風格可以用「簡單粗暴」來形容,沒有創作技能的人,也可以通過 Midjourney 實現對創作的憧憬。

藝術家們的憤怒與擔憂

事件迅速在社交媒體引發爭議。菲律賓藝術家 Genel Jumalon 在推特上轉載了 Allen 的發言,並表示,「這可太***糟糕了」(That’s pretty fucking shitty)。這條推文被轉載近兩萬次,收穫八萬多點讚。評論困惑於 AI 創作是否算是具有原創性的藝術創作,也對插畫家的未來感到擔憂。

根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有觀點認為,AI 圖像生成工具依賴於對以百萬計的藝術作品的學習與模仿,其畫作並不具有原創性,而是一種「自動化的抄襲」(automated plagirism)。

對此,Allen 回應道,在學習研究他人的繪畫作品與技巧上,人類與人工智能殊途同歸。創作「太空歌劇院」的過程中,他也在根據自己的審美與期望不斷調整關鍵詞,一開始,他輸入的關鍵詞是「一個穿著維多利亞,頭戴太空頭盔的女人」,隨後又加上「華麗」等形容詞,最終總共花費了80個小時對作品進行了900多次的迭代。Allen 表示,這些關鍵詞,正是屬於他的藝術創作。

更多插畫師則擔憂自己的工作是否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今天,Midjourney 這樣由文字生成圖像的人工智慧不僅可以創造出虛擬的影響,還可以模仿學習任何一種風格。推特用戶 OmniMorpho 感嘆,「我們正在目睹藝術的死亡,當創造性的工作都面臨被機器取代的威脅,未來將會是什麼樣的?」

事實上,這樣的爭議並非首次。2022年8月初,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一篇文章中,作者 Charlie Warzel 並沒有遵循慣例,從 Getty Images 等圖片網站上下載圖片,而是使用了 Midjourney 所生成的圖像為文章配圖。對於《大西洋月刊》這樣影響力級別的雜誌不花錢雇用藝術家繪製插畫,而是選擇使用成本低廉的人工智能程序這一行為,許多插畫家感到震驚和憤怒,更擔憂若這一舉動成為行業常態,將給行業帶來無可挽回的打擊。

在隨後的致歉文中,作者 Warzel 記錄了和插畫家 Matt Borrs 對此問題的討論,Borrs 認為,有些技術正被用來取代傳統零工,損害公共利益,而 AI 創作可能正是其中之一。當人們認為插畫師的工作可以被 AI 創作所取代,插畫家們自然感到不安與焦慮。

人工智能推動人們重新思考何為藝術

同時,也有人發出質疑,AI 生成的圖像,不再需要傳統藝術家的淬煉與打磨,且能在短時間內機械地產出大量作品,真的能稱得上是藝術創作嗎?

對此,修讀過藝術史的 Olga Robak 回顧藝術史,為 AI 藝術創作辯護。她表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只需要按下快門的攝影不是一門藝術。但今天,人們早已經意識到,構圖、顏色、光線,都需要極高的審美素養。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說 AI 創作不是藝術呢?

AI 創作也在拓寬感受的邊界。當人們無法分辨一幅畫是出自人手,還是由機器生成時,帶來的正是凝視深淵的新奇與恐懼。Allen 直言,在創作過程中,他體會到了 Elon Musk 在提醒人們提防 AI 時所說的「與未知溝通」、「召喚魔鬼」的感受。

來自美國丹佛的油畫家 Gregory Block 更是認為,面對一幅畫作,我們所感受到的情感與掙扎來自於我們自身。因此,看畫的人才是真正的藝術家,「透過眼睛所捕捉到的事物,我們創造了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

你認為 AI 創作的發展會為藝術創作注入新活力,還是可能帶來藝術的消亡?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