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香港18歲女生遭大陸群體「廁妹」霸凌直播自殺,你如何看匿名投稿衍生的網暴?

當霸凌或不良訊息產生,誰應對事件負責任?

2022年7月26日,香港,一名18歲女生在中國串流平台Bilibili直播跳樓過程。

2022年7月26日,香港,一名18歲女生在中國串流平台Bilibili直播跳樓過程。攝:Leung Man Hei/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2-08-10 發起

你曾有使用匿名投稿平台嗎?你有在上面看到類似的霸凌內容嗎?

你認為平台或群主應否管制和審核投稿者的內容嗎?

當霸凌或不良訊息產生,誰應對事件負責任?政府應該出手,立法禁止網絡欺凌嗎?

7月26日,香港一名18歲女生雷穎琛(網名:依奈)墮樓身亡。據了解,她生前曾遭到一群自稱「廁妹」的大陸網民網暴長達兩年,引起外界關注網絡監管及大陸匿名投稿平台文化。

什麼是「隔空喊話bot」和「廁妹」?

大陸動漫圈近年流行在微博創建「bot」交流動漫相關資訊或發佈同人作品。bot指Robot(機器人),代表帳號管理者僅負責把投稿貼出,不會主動發文,形式類似香港Facebook專頁「XX secrets」或台灣的「告白XX」、「黑特XX」,可以匿名投稿。

這些賬號的初衷是發佈網友投稿的、與某一個主題相關的內容,同時用來表達情緒。因其匿名性質,網民可以肆無忌憚地投稿,方便發佈一些過激言論,包括指名道姓的人身攻擊。

各類隔空喊話bot成為一些人發洩負面情緒、「傾倒網絡垃圾」的場所,網民形容這些bot投稿品質良莠不齊,什麼樣的言論都能被「排放」出來,所以這種bot又稱為廁所,而在這個圈子活躍的通常是女性,故她們又稱自己為「廁妹」。

據Bilibili用戶「遊俠網官方」總結,廁妹由「餐券女」(慘圈女)發展而來。這些大多未成年的女孩認為自己生活不幸、有心理疾病,可能以嗑藥表現自己的獨特性。他們以自己身處不幸、有精神病為由說話充滿戾氣,仇視幸福健康的人,時常咒罵他們眼中的「健(康)的人」,認為這些人「偷走了我的人生」、「憑甚麼?」

在大陸,開設微博賬戶必須進行真實身份認證,網絡足跡可以追蹤,這些可以匿名方式投稿的bot就成為了他們避過追蹤的平台,網民批評一些bot出事了就把帳號銷毀,當作沒事發生。

事發經過

2020年,依奈為拿到康帕斯遊戲前十名獎勵「金頭」而將微博ID改成「拿不到金頭就自殺」,被其餘「廁妹」暱稱「金頭姐」,誤入了「廁妹」們建立的QQ群,卻因為不熟悉「廁妹」群體的說話方式和特有文化而遭到網絡霸凌,更因她最終沒有拿到前十名的「金頭」卻沒自殺,被「廁妹」諷刺她「玩不起」,更多次教唆她自殺。

依奈的好友,「廁妹」們仗勢「康帕斯隔空喊話復活bot」不審稿,大肆在該bot批評依奈不生產同人作品。其中帶頭網暴的網民「重生之我是公公」發現依奈住在天水圍大樓、家有佣人,開始以「仇富」為由霸凌她。 ​​ 7月26日下午5時許,依奈在大陸串流平台Bilibili直播跳樓過程,畫面中可見她站在高樓處,後墮樓,直播畫面僅剩一片藍色天空。警方接獲天水圍天逸邨一名保安員報警,經調查後證實她當場死亡,現場亦檢獲遺書。依奈有情緒病紀錄,自幼患有自閉症。

目前有關bot已經刪除,帶頭網暴的網民「重生之我是公公」等也移除帳號。其他bot也緊急跟其切割,強調會過濾投稿內容,不會像「康帕斯隔空喊話復活bot」不經審核就送出,助長網暴。

有當時參與網絡暴力的網民發文道歉,並稱已連繫「依奈」家屬致歉,希望能獲得原諒。事件發生後,大陸掀起對bot、「廁妹」等亞文化圈和動漫圈的批評。

據悉,霸凌依奈的網民曾在某個bot舉辦投票,討論要不要停止網暴行為,但投票後霸凌行為仍未禁止。有網民抨擊他們「自詡正義實則長線騷擾,用匿名逃避責任,用投票黨同伐異。隔空喊話bot用投票玩弄出人命後,依舊換不來反思和共情。」

不過,在依奈自殺直播身亡後,部份「廁妹」仍在QQ群組中訕笑嘲諷。群組對話中提到「輿論站在她那邊又怎麼樣,這件事會過去的,但是她死了又回不來」。

網民亦提到,動漫圈組成的bot團體凝聚力高,在意團體歸屬感多於外界看法,因此即使霸凌導致有人自殺仍不見反思,只在意小團體內的想法。

網絡欺凌的法律後果

目前,依奈的母親已經報警,並聯繫律師將要提起訴訟,希望找出霸凌者,還女兒公道。但香港立法會議員、事務律師江玉歡,政府沒有立法禁止網絡欺凌,故非常難在刑事訴訟上起訴欺凌者,她建議香港政府首先立法禁止網絡欺凌。在大陸,要成功刑事起訴網絡欺凌者,需要以公然侮辱罪、尋釁滋事罪等罪名起訴,但罰則相對傷害和殺人罪較輕。

隨著網絡欺凌問題日益增加,各地也開始擬定法律打擊各種起底(公開個人資料)、言語暴力等行為,但亦引起損害言論自由和個人私隱等爭議。

2021年11月,澳洲政府表示將會立法,強制社交媒體提供在平台上發表惡意言論及誹謗性言論的用戶資料,被民眾擔心資料會用於阻止對政權的挑戰,指匿名留言可以保護政治異見人士和其他無害批評者。

2021年10月,香港修定私隱條例將起底刑事化,被指打擊言論自由及選擇性執法,包括只針對揭露警員和親政府人士個人資料的網民。

南韓國民曾要求實行「網絡實名制」(又稱「崔真實法」或「雪莉法」),要求網絡用戶必須以實名註冊帳戶,以減少網絡上出現的惡評。南韓過往曾實行過網絡實名制,卻出現資料外洩的情況,更在2012年被裁定因侵犯言論自由而違憲。

目前,也有不少國家已就網絡欺凌制定法律,如日本於2022年6月加大對網絡言語暴力者的處罰力度,將「侮辱罪」列為現行有期徒刑。除罰款外,還可判處監禁,最嚴重者可被判囚1年。

新西蘭於2015年制定反網絡欺凌法「有害電子信息通訊法案」,禁網上侮辱性言論,如果言論涉及煽動別人自殺,最高刑罰則為入獄3年,社交平台若在在48小時內刪除有關帖文可免於受罰。

你認為制定反欺凌法例對匿名投稿平台有多大影響力?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陳洛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