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上海復旦大學醫科畢業生獲列港府認可醫學資格名單,社會評價兩極,你如何看?

香港社會能夠適應和接受大陸的醫生來港就業診症嗎?

2022年2月18日,明愛醫院的醫護人員將戶外病人全部移入室內。

2022年2月18日,明愛醫院的醫護人員將戶外病人全部移入室內。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小二2022-06-10 發起

大陸和香港的醫療體制不一,大陸畢業的醫生來港就業將會面對什麼問題或困難?

你認為香港社會能夠適應和接受大陸的醫生來港就業診症嗎?

除了引進海外醫生,你認為還有那些方法改善香港醫療人手短缺的問題?

8日,香港政府公布新一批特別註冊委員會認可醫學資格的名單,上海復旦大學成為了首間上榜的大陸院校,名單再次引起社會對海外醫生來港就業的關注。

名單將於10日刊憲,同日生效,並在15日將提交至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程序。

引入海外醫生為解決人手短缺問題

為解決本港醫生人手短缺和本地培訓學額的問題,《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於2021年10月29日正式生效。及後,政府根據此條例而正式成立特別註冊委員會,以檢視與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課程有相約質素的非本地醫學院課程。委員會亦需就此修訂認可醫學資格名單,交由衛生署署長公布。

政府曾,非本地培訓醫生如符合相關條件及持有認可醫學資格,便可透過特別註冊途徑,向本港公營醫療機構申請來港擔任醫生工作。在服務一定年期後,若他們能通過評核和取得認可專科資格,就可以正式在港註冊和執業。

2022年4月27日,衛生署署長根據「修定條例」,正式公布首批獲特別註冊委員會認可的醫學資格名單,合共27間院校上榜。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認為,首批認可醫學資格名單能加快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以特別註冊途徑來港服務,解決現時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不足的問題。

據香港電台報導,食物及衞生局將會繼續推進其他非本地醫學院課程的評審工作,亦不會剔除任何符合條件的醫學資格。陳肇始亦就著第二批獲認可資格的名單表示,希望委員會能在本年內完成認可醫學資格名單的訂定工作。

社會評價兩極

香港社會對大陸院校能獲認可醫學資格名單的反應及態度則較為兩極。

有網民認為,復旦大學的內外全科醫學課程被列入認可醫學資格名單後,未來將會有更多大陸院校被列入名單。他們擔心香港醫療系統將引進更多由大陸院校畢業的醫學生,影響香港醫療的整體質素。

有網民亦認為,香港的醫學用字和病歷普遍以英語撰寫,但大陸則以簡體中文作書寫。他們憂慮復旦大學的畢業生未能適應香港醫療制度需求,亦會面對語言溝通的困難,有機會出現「斷錯症」 或無法理解香港病人需要的情況。

有網民則對此持相反意見。他們認為,較少學生能夠在香港公開試取得佳績,難以進入香港兩間大學醫學院就讀,故有些學生會選擇到大陸其他院校就讀醫學課程。若復旦大學能列入在認可醫學資格名單內,意即未來或會有更多大陸院校列入名單,這類學生將有望回到香港執業,享受更高工資和福利。

據香港獨立媒體網報導,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認為可將更多大陸院校列入認可醫學資格名單內。他表示,大陸人和香港「血濃於水」,亦會願意來港執業。

自由亞洲電台亦有相關報導。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同樣認為,日後將會有更多大陸醫學院被列入應可以學資格名單內。他亦補充,醫管局需訓練大陸醫生與香港病人溝通,會否因語言不通而問題則需要時間證明。

復旦大學的國際排名

2022年QS世界大學醫科排名顯示,復旦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排名74,較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29名)及香港大學醫學院(40名)低。而QS排名較復旦大學高的北京大學(54名)則未有入選。

陳肇始昨日(8日)表示,名單能供希望到香港以外地方就讀醫科的學生參考,以作出升學選擇。

然而,翻查復旦大學校方文件,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僅限海外公民報讀。這表示,如果香港學生希望報讀該課程,便需持有海外公民身份,否則只能選擇其他院校的醫學課程報讀。對此,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林哲玄則表示,港人若報讀復旦大學醫學院課程,將無助回流返港執業。

至於授課語言,六年制的臨床醫學課程會以全英語形式教學,與香港兩間大學醫學院的授課語言相同。

海外例子

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的問題一直備受爭議,修訂《醫生註冊條例》後,申請人只要符合相關條件,便能免除報考執業試,來港工作。此舉雖然可以引進為香港公營醫療機構引入更多海外醫生,增加醫生數目。然而,這卻引起不少市民的擔憂,甚至未能知道這些海外醫生是否懂得廣東話,了解香港病人的需要。

在其他地區或國家,聘請海外醫生執業是否盛行?這個方法會否是解決人手問題的好方法?

自2003年起,新加坡便開始增加海外醫生的數目。這些海外醫生可透過免試形式加入當地的醫療機構服務,亦須在新加坡監督及執業至指定時間。

澳洲政府亦在2000年至2017年間,增加當地每年醫科畢業生人數,但仍面對著醫生人數不足的狀況。由此,澳洲最終設計了一份適用於醫療人員的「國家註冊和認證」計劃,讓海外受訓醫生從3個醫生註冊途徑,在當地執業,用作填補人手不足的問題。

香港醫生短缺的實際情況

事實上,香港醫療人手短缺問題日益嚴重。據政府統計,香港每1000人口中只有2名醫生,遠比其他先進地區如新加坡、日本、美國、英國和澳洲低。香港將會在2030年及2040年分別欠缺800名和51名、以及960名和51名專科醫生及準專科醫生。

翻查立法會文件,2021/2022年度有多達436名全職醫生離職,流失率達6.9%。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亦曾在疫情記者會內表示,醫管局會在多方面改善醫護流失的情況,例如加強招聘全職或兼職的醫護人手,亦會透過自選兼職辦公室聘請退休和私家醫生。

除了引進海外醫生,你認為還有那些方法改善香港醫療人手短缺的問題?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鄭敏婷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