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不用鑰匙能開門、不用手機能付錢,你願意在體裏植入芯片成為你的「工具」嗎?

人們如何衡量植入人體的微型芯片帶來的風險與利益?

一塊晶片在指尖。

一塊晶片在指尖。圖: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2-04-24 發起

你是否已經習慣用手機支付代替現金支付?

當支付方式再次升級,你是否願意通過植入芯片來更便利地支付?

如何衡量植入人體的微型芯片帶來的風險與利益?

揮一揮手,不需要手機、信用卡或者錢包,你就可以輕鬆在商場購物。這樣的便利已經不是科幻片才會出現的情節,只要在人體中植入智能微芯片,你的手便會成為你的最佳支付工具。

植入人體的智能微芯片

將智能微芯片植入人體並不是新鮮的事情。早在1988年,射頻識别芯片(RFID)便被植入了英國大學教授凱文·沃維克(Kevin Warwic)的手臂。當時實驗持續了9天,沃維克教授利用體內攜帶的芯片,在辦公室進行了各種自動控制試驗,例如開關房門或電燈、調節辦公室內溫度等。當時,沃維克教授對芯片應用的設想主要從醫療應用出發,希望可以幫助癱瘓的患者重新走路。

據BBC報導,在過去十年,該技術開始逐漸商業化。今年英國-波蘭公司Walletmor售出了500多個芯片,它是第一家出售可植入支付芯片的公司。該公司的芯片基於近場通信的技術,也就是智能手機中的非接觸式支付系統。該公司的芯片重量不到一克,比一粒米大一點,植入後便可立即工作,並牢牢固定在原位。它也不需要電池或其他電源,可以在任何接受非接觸式支付的地方使用。該技術目前僅允許在歐盟和英國銷售。

除了用於支付,植入芯片能做到的還有很多。基於射頻識別(RFID)的芯片可以讓員工開門、登錄電腦,甚至在食堂打飯。2018年,Three Square Market公司有50名員工簽字接受芯片植入。提供芯片的BioHax International公司表示,世界各地還有幾十家其他公司——包括一些跨國公司——也希望在職場部署類似的機制。

RFID技術本身已經存在了幾十年,被普遍運用與貨運、飛機行李和零售領域,它還被植入寵物體內 。2017年射頻識別芯片製造商Dangerous Things賣出了大約1萬多個這種芯片,還包括將其安裝到皮下的配件。

此外,植入微型芯片也被用於醫療用途。英國公司BioTeq自 2017 年以來一直在製造植入式非接觸式芯片,主要讓殘疾人士可以使用芯片自動開門。瑞典公司DSruptive Subdermals則希望芯片可用作追蹤COVID-19和其他傳染病的醫療輔助工具。

為什麼選擇植入微芯片

2021年在英國和歐盟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51%的人表示如果符合特定標準,他們會考慮使用植入手中的微芯片進行支付。其中,絕大多數人(83%)認為植入微芯片會讓他們 「感覺像在科幻電影中一樣"」,近一半(48%)的人認為在他們沒有攜帶現金或卡片時,芯片會很有用。

因為好奇在皮下植入射頻識別芯片(RFID)的戴夫·威廉姆斯( Dave Williams)表示,植入後他擁有了一個不會落在家裡、也不會丟失、隨時都能打開門和電腦的設備。「我只要動手觸摸一下別人的手機,就能把我的號碼和電子郵箱發送給他們,這也很有趣。」他表示。

人體植入芯片的爭議

對個人隱私和安全造成的影響是在人體植入芯片的主要爭議。公司對員工植入芯片的舉動也導致人們擔心,體內植入的無線芯片是否會用於追踪員工的活動,從而對其展開監視。

戴夫·威廉姆斯表示不擔心植入芯片會被追蹤,因為付款的機機器必須在一定的距離內才能掃描到支付芯片。他用植入寵物身體的芯片舉例表示,「RFID芯片用於寵物丟失時識別它們,但不可能使用RFID芯片來定位它們——你需要實際找到丟失的寵物。然後掃描整個身體,直到找到並讀取植入的RFID 芯片。」

凱文·沃維克教授則表示即使沒有植入芯片,也很容易了解人們的這些信息。因為很多人的錢包裡其實整天都帶著此類芯片,比如現代手機多數都配有RFID芯片,包括免接觸卡和很多都市公交卡及電子護照。他認為把這種芯片從口袋轉移到皮膚下面,並不是太大的轉變。

「關鍵問題在於,這應該成為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沃維克警告說,「如果一家公司說,你必須植入這種芯片才能獲得工作,那就會引發道德問題。」

儘管目前看來,植入芯片不會對個人隱私構成威脅,但問題在於它們是否會在未來變得更加先進,在裝滿了個人的私人數據後,被用來反向追蹤個人。

此外,植入芯片還隱含著被黑客攻擊的風險。RFID芯片只能承載1KB左右的微小數據,雷丁大學系統工程學院的一位研究人員馬克·加森( Mark Gasson)證明它們容易受到惡意軟件的攻擊。雖然普通的工作場所入口卡也可能被黑客入侵,但如果植入的芯片被黑客入侵,體驗會更加痛苦。「植入式技術無法輕易移除,在這種情況下甚至無法關閉,」加森說。

人們如何衡量植入人體的微型芯片帶來的風險與利益?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鄭沐音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