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美國教授推廣「選擇性經期」,倡議以避孕藥物控制月經,你如何看?

你曾否經歷經期不適?你會選擇暫停經期嗎?

2020年12月3日德國柏林,紅點標誌著日曆上女性的周期。

2020年12月3日德國柏林,紅點標誌著日曆上女性的周期。攝:Annette Riedl/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2-02-28 發起

你曾否經歷經期不適?你會選擇暫停經期嗎?

「選擇性經期」是違反人體自然定律,還是彰顯身體自主權?

你認為醫學技術可消弭社會對月經的污名化嗎?

「如果女性一生只有6次經期,那是多美妙的事」顏惠亞(Sophia Yen)在演講中說。

近日,這位史丹佛醫學院副教授顏惠亞在專訪中推廣「選擇性經期」(Making periods optional),提倡以避孕藥物控制月經,甚至終止月經,減輕月經帶來的痛楚和生活不便。服藥者可按需要隨時停藥,恢復受孕能力,更周長地準備未來的生育計劃。

什麼是「選擇性經期」?

顏惠亞解釋,現代女性長期承受月經的痛苦,不止於生理上的不適,更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現。她在大學求學時,曾因月經突然來襲而影響考試表現。她認為女性有權控制月經頻率,「每月、每季、半年,甚至一年一次」。

研究發現,8成的女性曾出現「經前綜合症」的症狀(Premenstrual syndrome,PMS),即在月經來潮前出現的生理和心理不適,包括經痛、腹脹、頭痛、失眠、焦慮等,嚴重者可以影響日常作息、工作和社交生活。

2016年,顏惠亞成立醫療初創企業Pandia Health,專門提供月經的醫學諮詢服務,根據年齡、種族、BMI、身體狀況,調配適合的藥物和劑量,旨在改善女性的生活質素。她比喻服藥調經就像近視的人會配戴眼鏡,矯正視力。

女性的避孕方法一般有兩種:口服避孕藥及絕育手術。對於經前綜合症的患者,服食口服避孕藥除了能調理月經週期,更可舒緩症狀,緩和經痛和減少經血量。

至於避孕藥的副作用,新一代的藥物大大改善長暗瘡、毛發增多等副作用。根據醫學研究顯示,服食避孕丸能減低患上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的機會,但患乳癌的機會則會稍高。

違反人體自然定律?

報導引來網民熱議,反對的網民認為月經是女性的自然生理循環,「選擇性經期」是利用醫學手段干預女性生理機制,違反人體自然。而支持者尊重身體自主權,認為女性有權選擇經期到來與否。而且這屬於個人決定,後果自行承擔,其他人不應干預個人自主權。

早年,有學者打破有關「自然循環」的迷思,指出月經是受生育率下降、遲婚、女性教育水平提高等社會因素影響。

婦科醫生Jane Thomas指出,每月連續的月經是近代女性的生理現象。在人類歷史上,女性因為生育較頻繁及母乳餵哺,令月經暫停。

早於1986年,人類學家Beverly Strassman的研究發現每月的月經週期並非與生俱來。她到訪非洲部落Dongo進行2年的實地考察,持續統計當地女性的經期次數,發現她們一生只有約100次月經,比起現代女性的經期次數少4倍。原因是她們生育率高,每人平均育有8至9個小孩,並長時間餵哺母乳,因此減少了月經的次數。

隨著社會價值觀開放,生兒育女不再是女性必要的義務,而且女性知識水平提高,發達國家的生育率大降。物質富裕亦提前人類發育年齡,Beverly Strassman的研究發現,非洲部落女性遲至16歲才經歷第一次月經。可見,現代女性有更長期和頻密的經期,或需忍受更多的痛苦和困擾。

月經的污名

雖然醫學技術為女性提供經期的選擇權,卻被認為未能消弭社會對月經的污名化。

社會普遍視月經為不潔的象徽,亦避免公開談論月經,往往隱晦地以「大姨媽」、「那個來」作代名詞。職場上亦缺乏月經友善工作環境。即使多個國家設立月經假期,容許女性每月因經期不適請假,卻可能被質疑裝病而不敢請假,引來逆向歧視。

有網民擔心避孕技術可能成為對女性的壓迫,忽略社會對女性的歧視。他認為社會應要接納女性可能因為經期影響工作和生活的事實,理解女性經期的真實處境,尊重兩性差異,而不是要求女性配合社會期望而改變自己的生理習慣。

你認為醫學技術可消弭社會對月經的污名化嗎?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葉家潤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