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挪威「修圖法」:廣告商網紅沒申報修圖或需坐監,有圖是否終於「有真相」?

你有修圖的習慣嗎?若無法修圖,你會對照片中的自己感到壓力嗎?

德國科隆,遊客在藝術館內一件裝置藝術品裏面拍照。

德國科隆,遊客在藝術館內一件裝置藝術品裏面拍照。攝:Rolf Vennenbernd/DPA/AFP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1-07-09 發起

你有修圖的習慣嗎?若無法修圖,你會對照片中的自己感到壓力嗎?

促銷圖片如經修圖,廣告商、甚至是具影響力的網絡紅人需如實註明,你認為這樣合理嗎?

修圖風氣被指損害年輕社交媒體用戶的自我形象,「修圖法」又能否糾正被扭曲的審美觀?

7月6日,挪威以72票對15票通過《行銷管制法》的修訂案,規定廣告商、網紅或在社交媒體發布的商業促銷圖片如經修圖,就必須註明編輯過的部分,包括皮膚、身形,連採用的顏色濾鏡也需要列明,修飾頭髮或傷痕則可獲豁免。這些圖片必須標有政府的授權標籤,否則會被起訴,最高刑罰可至監禁。

法案提及,修圖法是為了讓青少年能夠健康愉快地成長,不再遭受社交媒體中不真實、甚至是扭曲的身形比例、樣貌所影響。挪威兒童及家庭事務部表示,新法案將於7月生效,希望聲明可讓青少年認識到這些圖片並非真實,不需因此而感到有巨大的「身體壓力」(挪威語:kroppspress),以及將自身的身材和樣貌與其過度比較。

26歲的佩德森(Madeleine Pedersen)是來自挪威莫斯的網絡紅人,她同意這個轉變可以讓年輕人不再與網絡上「不切實際的形象」比較。她表示「最糟糕的是,我不知道我仰慕的其他女孩是否曾經編修她們的圖片」,認為自己「需要一個答案」,而這些聲明可以披露真相。

她也認為這樣可以減少網紅修圖的情況,指出他們會因為必須承認修圖而感到尷尬,並強調所有人不應為了獲得更多讚好,而「拋棄自己原來的美麗」。

新法案無法解決青少年根深蒂固的想法?

有專家卻對這些聲明的作用持相反意見。加拿大約克大學的兩名心理學教授發表了針對這類型聲明的研究結果,發現聲明無助降低女性對其身材的不安。他們認為女性內化了對纖瘦身形的追求,這些聲明反而會讓她們在看到社交媒體上一些「理想身形」的照片後,感到更加不安。這種修正只是治標不治本,未能改變社會對女性身形的苛求。

挪威亦並非第一個提出這類型法案的國家。早在2013年1月1日,以色列已經通過了法例,要求所有廣告必須表明模特兒的身形是否經過修圖,更進一步規定模特兒的BMI(身體身高指數)需達到18.5。法國亦在2017年通過法例,要求所有經過修圖的商業圖片應該加上「菸盒式警告」,否則罰款折合三十多萬港元或廣告成本的三成。

有澳洲學者早在十年前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網上聲明,協助澳洲社會解決不實的廣告圖片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但他們在6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無論如何調整聲明的設計,仍然無法解決其限制,這些聲明甚至會帶來更負面的影響。報告發現這些網上聲明只會讓網民更加關注每張圖片的真實性,而並非所顯示的身形是否合理。

他們直指,「有一整個系統支撐著這些理想化的身形概念,而我們的文化是其中一環」,反映在社會商業化的社會中,種種的文化產物皆鞏固大眾對女性身形的刻板印象,這些網上聲明等同雞肋。

一名來自挪威卑爾根的挪威模特兒克里斯提安森(Eirin Kristiansen)接受BBC訪問時,也表達了對法案實際成效的疑慮。她認為法案是在「朝著正確的方案發展」,但認為現時已經有太多人身陷過分修圖的文化,他們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而聲明根本無法改變年輕男女的想法。

全球修圖文化盛行

社交媒體帶來的精神問題,已被歐美國家界定為公共衛生問題。在社交媒體的陰霾下,青少年受「錯失恐懼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自信心低落、焦慮、霸凌等問題困擾,自殺率高企。年輕人習慣在社交媒體曝光自己的樣貌、身材,以此建立自我形象和社交圈子。光滑的皮膚、纖瘦的身形、精緻的五官,為歐亞女性普遍追求的理想形象,但現實是,大部分女性無法以自然的狀態達到這個標準,導致部分女性因而轉向以節食、化妝、整容等手段實現「理想形象」。

而過度修圖的文化也是其中一個表徵。從「蛇精臉」、「修圖至空間扭曲」的圖片,到現在可以以假亂真的「P圖圖片」,可見大眾對修圖的文化越來越接受,並稱之為「微調」。近日,大陸小紅書的網紅coeyyyy被揭指勻稱的身材和精緻的五官均是修圖而來,真人與圖片有極大差距。她承認修圖後,竟轉而分享當中的心得和技巧,並獲得不少粉絲支持。

你有修圖的習慣嗎?如有,你為甚麼修圖?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林詩雅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