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電檢指引指影視作品需嚴格遵守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這會否與創作自由有衝突?
有議員認為這是商貿及經濟發展局的職權範圍,對政府毫無諮詢業界「沒有怨言」,你如何看?
記錄反修例運動的電影《理大圍城》早前遭建制媒體狙擊,現政府修例規管影視作品,你如何看對相關電影帶來的影響?
香港政府於6月11日宣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已修訂電影檢查條例《有關電影檢查的檢查員指引》(下稱電檢指引),即日生效。發言人稱雖然尊重社會各界在影片上映時享有的創作自由,但必須平衡基本權利和國家安全,強調電影檢查員需肩負憲制責任,維護《港區國安法》。
最新的電檢指引多次提及《港區國安法》在審查影視作品時的重要性,將煽動違反《港區國安法》的暴力、仇恨歸入「殘暴、酷刑及暴力」和「令人厭惡的行為及罪行」範疇,強調影片絕對不可以出現這些內容,否則會引起兒童和青少年的仿效和不安,鼓勵他們違反法紀,危害社會安全。
電檢指引同時指出,一些聲稱紀錄片的影片,可能詳細描繪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的暴亂、縱火等行為,亦會產生煽動或鼓勵干犯《香港國安法》下任何罪行的影響,更指出就整體影片劇情、鋪排及情況而言,電影檢查員需要仔細評估會否合理化一些違反《港區國安法》的暴力行為。
政府事前毫無諮詢業界
建制派的體演文出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接受《信報》訪問時,表明政府在修訂條例前並沒有諮詢過業界,他亦毫不知情。他促請政府詳細說明有關條例,以防業界人士「誤墮法網」,但他對是次修例「沒有怨言」,直言「精神上支持修例」,肯定商貿及經濟發展局在修例條例的權力。
過去不少電影會出現大型基建爆破場面如機場、隧道、甚至殺警察的行為出現,這些情節會否違反電檢指引,馬逢國表示「回答不了」,指最重要是電影創作者的「意圖」,需審視整個情節舖排。不過他認為審查不會「以意圖入罪」,因為現行制度是由檢查員及公眾一同審視,內部經常開會檢討,相信政府會保持寬鬆的態度處理影視作品。
然而,最新的電檢指引中,在最後的部分,指出監督可全權評定影片的分級制度,包括拒絕將一些違反《港區國安法》的影片評級,即是禁止電影公映。
《理大圍城》或成禁片
由香港電影公司影意志製作的《理大圍城》上年擬公開放映,但遭官方媒體和建制派媒體狙擊,指它美化「黑暴亂港」的行為,宣揚違反《港區國安法》的行為,亦遭全港影院封殺。高先影院原定於2021年3月上映《理大圍城》,最後以「為免引起誤會」為由,取消放映,退回所有已售賣的門票。
影意志在過去三年獲得藝術發展局278萬資助,有聲音質疑藝術發展局縱容藝術團體製作違反《港區國安法》的影視作品。藝術發展局稱影意志的資助只佔過去五個財政年度,即在2016/17年度至2020/21年度期間的撥款中,僅佔0.9%,亦澄清沒有直接資助《理大圍城》的創作,解釋藝術發展局有一直發信提醒所有獲「年度撥款」的藝術團體須遵守法例,履行與藝發局簽署的合約中的內容。
資深電影人田啟文在接受Now傳媒的訪問中,指出條例含糊不清,將影響業界發展。
香港修訂電檢指引,你如何看待香港電影界將面對的審查?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林詩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