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香港教育局將派發國情讀本作教材,科目將傳揚「重要價值觀」,你如何看?

你認為國安教育是否必要?有人擔心國安教育會演變成政治洗腦,你如何看?

2020年6月12日香港,在聲援被解僱老師的抗議期間,學生舉起標語。

2020年6月12日香港,在聲援被解僱老師的抗議期間,學生舉起標語。攝: Billy H.C. Kwok/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1-03-23 發起

你認為國安教育是否必要?有人擔心國安教育會演變成政治洗腦,你如何看?

局方發布國安教育框架,指遇緊急情況學校可報警;有組織認為,和平的政治討論遠遠不達政府限制人權的邊界,你如何看?

有校長直言教育界以往重互信,惟局方似在預告日後國安教育將「無孔不入」,相關舉動對學術自由帶來何種打擊?

自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港府一直強調將會推行國安教育,並將制訂課程指引及官方教材。根據《香港國安法》第10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

21日,教育局長楊潤雄在訪問中表示,局方將就《基本法》及《國安法》等憲法,製作官方教材供師生。他又稱,將會向全港中小學派發大陸發行的國情教育書冊《我的家在中國》作為輔助教材。

楊潤雄:多渠道培養學生國家觀念,科目將滲入「重要價值觀」

日前,楊潤雄接受中國新聞社專訪時,再就「愛國者治港」的看法再作解釋。

他先講起幾年前曾與學生赴南京考察交流,表示在「六朝古都」置身歷史場景裏,「有很深刻的體會。」其後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參觀,則更具衝擊。「當你看到關於這件事的歷史圖片,看到有一個很長的名冊去記錄曾在那段時間遇害的人,看到這些實實在在的事實、證據,那種震撼對於我、對於同學們都是很大的」。

他表示,過去國家經歷過很多困難,而從那個時代到今日的興盛,中間是需要一代代愛國者的努力才可以做得到,「需要一班真正愛護國家,對國家有感情、對民族有認同和責任的人」。楊潤雄指出,會透過課程及不同科目,包括中文、中國歷史或地理科,傳揚重要價值觀,亦會透過《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的教材,輔助教學;當局又會改善學校課程、提供教材指引、開展課外活動等,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和身份認同。

此外,教育局將免費向全港中小學派發國情教育書冊《我的家在中國》,楊潤雄表示「這些內容無論是學生拿來閲讀,還是老師在準備教材的時候,都有更多資料可以參考。」《我的家在中國》全書合共48本,在大陸發行,有繁體版本。書中涵蓋6大範疇,包括山河、湖海、節日、民族、道路、城市;每個範疇各8本。

據新華網2017年報導,《我的家在中國》繁體版首發儀式在澳門舉行。書冊是專門為港澳台青少年「量身定制」、「精心打造的優質國情畫本」。書中又以六個維度展現「歷史悠久、朝氣蓬勃的美麗中國」,讓港澳台的青少年「全面、準確地了解祖國的深厚歷史與燦爛文化」。

有校長表示學校自行選用教材仍有很大空間

22日,教育局向學校發出通函,介紹由局方製作和整理的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課程資源,以及向學校贈送《我的家在中國》叢書的詳情。通函又指,教育局於4月將以此為素材,舉辦首屆小學中國歷史文化常識問答比賽。

同日,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校長孔偉成在電台節目,教育局事前並無與學界溝通。他指出,教育局無諮詢學界便引入新教材過往已有發生,而過往本港學校較少使用內地教材。不過他同時強調,這並不代表中國教材一定有問題,認為大陸教材供香港學生閱讀,也是擴闊視野的一種方法。

至於此次國情讀本《我的家在中國》屬輔助教材,為額外資料,孔偉成指出,教育局應不會指定學校必須使用「輔助教材」。此外,其又言教育局給予輔助教材給學校已經有數十年歷史,要對局方推動加強學生國民身份認同,但之於學校而言,選用甚麼教材仍有很大空間。

不過他也強調,認為要了解內地國情,相信使用當地出版教材會最貼切,而學校教導國情、國安教育是必須的。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葉建源則表示,有關教材屬輔助教材,提醒教師可視乎內容是否合適,自行決定是否使用。他又希望國情教育屬全面認識,即要包括國家發展好與不好的各個方面。

教育局發布國安教育框架,指若遇緊急情況學校可報警處理

2月4日,教育局向全港學校發通告,公布《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當中涉及八大範疇,包括國家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意義、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國家安全與人權、自由、法治的關係等。內容將涵蓋至少15個學習領域及科目,如中文、中史、歷史、地理等;對象涵蓋初小至高中。

此外,局方也發布長達26頁的《國家安全:學校具體措施》。當中,列明學校須確保教師秉持專業操守,不得向學生宣揚個人政治立場、在教材滲入偏頗或欠事實佐證的資料。其中更指明,由於「國家安全事關重大,教師不可能當一般富爭議的議題處理」,指出教師雖可從不同角度協助學生理解事件,但同時應明確指出「維護國家安全是國民的責任,涉及國家安全的議題沒有爭辯或妥協的空間」。

當局亦要求學校須確保包括圖書館藏書、刊物和單張等,沒有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的內容。學校亦應注意,是否有人在校舍附近進行政治宣傳活動,如喊口號、派傳單、設置街站等。如有需要,學校應考慮向警民關係主任或學校聯絡主任尋求協助;「如遇上嚴重或緊急情況,請即報警」。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項目經理林祖明認為,港府不可以以國安當作藉口,不必要地審查校園內的表達,造成全面限制和明目張膽地違反人權。他認為國安定義寬闊空泛,將進一步消滅反對聲音。林祖明更強調,國際人權公約明列,政府只可以在面對威脅領土完整和國家存亡的特定威脅下,才可限制人權,和平的政治討論和活動遠遠不達該程度。

2月25日,教育局就「國家安全:學校行政及教育指引」舉行五場校長簡介會。

有校長透露教育局其中一個建議,是日後教員巡視校園時,須同步留意校內有否「危害國家安全」的物品,表明若有師生配戴含政治信息的徽章須立即勸止,涉嫌違法應聯絡警民關係主任,甚至報警。另外,校方行政上亦要配合,如透過教員會議或校內研討會商討如何執行國安教育,並紀錄報告。

該校長形容,「感覺是教員看漏眼,例如牆上貼紙、圖書,若被發現舉報,校長就要負責,有機會被審查、約談等。」也有校長直言,香港教育界以往著重互信,惟是次簡介會似是想清晰告知學界推行國安教育是「事在必行」,且「審查」味濃,猶如預告日後國安教育在校內將「無孔不入」。

澳門公民教科書早採用大陸出版社編製

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正酣,澳門青洲坊會副理事長陳鳳曾向當時的行政長官候選人賀一誠反映,認為香港問題出於青少年缺乏愛國教育,「愛祖國應是青少年開學的第一堂課」。她希望賀一誠可以適當修改參選政綱,「從小培養(青少年)愛國家的思想,將來可以保證國家千秋萬代,世世代代不變質」。

賀一誠回應稱,加強國情教育需要時間,不能一下子扭轉居民的想法,他又認同香港近期發生的事件可能是國情教育出現缺失,應該加強。

2012年,港府欲為新學年開展國民教育科,引發各界大遊行及「佔領政府總部行動」。9月8日,梁振英召開記者會宣布取消三年開展期,將決定交予學校制定教材,佔領事件告終。回顧澳門,國民教育科雖一直未有政府於政策上的推動,而學者黃素君在2008年的研究中提到,在澳門回歸前公民教育的呼聲已日漸高漲,澳葡政府出台道德及公民教育課程框架,在要求各校自行決定辦學理念同時,「至少開設一科(公民教育)」。

2008年,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推出《品德與公民》教材。相關教材由中國官方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現時全澳超過一半的學校均有採用。2019年6月1日,關於「國旗國歌法」行政法規正式生效,法例當中包括規定國歌要加入大小學教育。在今天,全澳所有87間大中小學學校均會於校內升降國旗及區旗、奏唱國歌。

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大會發言中,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婦聯總會會長賀定一表示:「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深深紮根」。

有校長直言,教育界以往重互信,惟怕日後國安教育將「無孔不入」,此將對學術自由帶來何種打擊?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