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中國大陸禁用膠飲管,新令會成功減塑還是適得其反?

你有用過紙飲管或其他可分解的飲管嗎?用後感如何?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2017年7月22日四川理塘縣,西藏婦女在理塘縣在酒吧飲啤酒。

2017年7月22日四川理塘縣,西藏婦女在理塘縣在酒吧飲啤酒。攝:Wang HE/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1-02-09 發起

你有算過一天用多少支飲管嗎?飲管是否生活的必需品?

你有用過紙飲管或其他可分解的飲管嗎?用後感如何?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像珍珠奶茶之類有配料的手搖飲品,不用飲管可以嗎?

「用紙飲管喝奶茶時像啃衛生紙芯」、「喝着喝着紙飲管突然散開了」。

中國大陸民眾最近紛紛在網上分享使用紙飲管的感受,因為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國餐飲業在新的限塑令下,被禁止使用不可分解的膠飲管。

據央視財經報導,2019年全中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中,塑膠飲管近30000噸,約460億支飲管,長度可繞地球230圈,重量相當於4082萬杯重約735克的珍珠奶茶。有快餐店、手搖飲品店員透露一天能用數百至一千支飲管。

新限塑令滿月,紙飲管當道,有店鋪未棄膠飲管

新限塑令實施至今一個月。有記者走訪北京三里屯,發現幾乎每間飲品店都繼續放置膠飲管任人取用,有仍在使用膠飲管的飲品店員解釋,需要等公司調配紙飲管到店才能更換。

已棄用不可分解膠飲管的商店,轉而提供紙飲管或聚乳酸飲管。聚乳酸飲管以粟米、木薯和甘蔗為原料,在堆肥條件下,只需90天就可被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及水。但有廠商指,聚乳酸飲管整體平均成本比膠飲管貴5到6倍,紙飲管則貴約3至5倍。在成本的考慮下,飲品店傾向以紙飲管代替膠飲管。

可分解飲管實用與環保性成疑

對於部分顧客來,雖然支持環保,但並不喜歡紙飲管的口感。有顧客反映:「(紙飲管)影響我喝奶茶的快感,喝到一半,它會有點爛爛的、吸不上來那種感覺。」有記者進行實測,把聚乳酸飲管、粗和幼的紙飲管泡在奶茶中。一個小時後,紙飲管明顯發脹、變軟,幼的紙飲管變形尤為嚴重,聚乳酸飲管則沒有外形沒有大變化。該記者認為,這些飲管對飲奶茶的口感影響不大。

然而,使用可分解的飲管就一定能保護環境嗎?英國麥當勞發言人在2019年曾說過,為方便顧客飲用飲品,在製造紙飲管過程中刻意將材料加厚,使飲管不致被飲品浸軟浸濕。所以材料本身是可回收的,只是經過重重加厚之後難以被廢物處理廠商處理。

雖然紙飲管跟聚乳酸飲管都能被分解,但學者認為在實際操作上有難度。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高級講師鍾姍姍博士便表示,紙飲管在堆填的狀況下被垃圾膠袋密封,細菌要將紙飲管完全分解仍有一定難度,所謂紙飲管「可堆肥」,也只表示紙飲管不阻礙堆肥設施運作。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解釋發生分解的條件:「對於溫度,如果達不到55度以上,你的含水率相應的不能在50%左右,它就很難發生(分解),包括氧氣的含量,必須這些也要充分。你還需要去建(環保)配套的,收集、運輸這樣的一個系統。」

部份大陸民眾除了對紙吸管表示不滿外,也分享了一些奇葩設計取代膠飲管,反問「環保意義何在?」

網民劉美含拍了條影片,影片中可見,新型飲品的包裝開口加了塊膠蓋子,大小約為原本杯蓋的一半,劉美含寫道:「取消了塑料吸管,搞一塊面積更大的塑料覆蓋在上面......杯子加袋子整體都是塑料製品,只禁塑料吸管的意義大嗎?這形式主義真是絕了。」又寄語將來能真正做到禁塑。

香港「無飲管運動」成功減少膠飲管使用量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自2017年起開始「無飲管運動」。該保育基金調查發現,香港的塑膠飲管使用量持續下降,從2017年的17億支減至2019年的10.8億支,但調查同時顯示香港人現時每星期平均仍使用4.31支飲管,認為對環境造成影響的依然嚴峻。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與不同機構合作,參與「無飲管運動」的機構需承諾停止主動供應即棄膠飲管,或只會提供可重用或可生物分解之飲管。直至2019年,已有超過1700多間餐廳、教育機構、企業及政府部門支持參與「無飲管運動」。

不用膠飲管的其他選擇

如果喝珍珠奶茶的時候不用飲管,又有甚麼選擇呢?「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創辦人劉永龍建議,「店家最好用碗裝,不要用高杯子」。他認為這與上海的小湯圓型態類似,只是上海人習慣把小湯圓看作是湯品,所以用碗裝,用湯匙吃時也方便。

台灣有學生發明了可循環使用的「漂浮珍珠奶茶杯」,用了一個小內杯去放珍珠,小內杯放在大杯子的頂部,可以防止珍珠沉在杯底。這個杯子獲得台北設計獎、台中創新設計競賽等獎項。出名愛喝珍珠奶茶的知名 YouTuber 滴妹,就曾經試用過這個杯子,她認為這個杯子整體來說:「很酷!」,喝的時候要像用飲管那樣,稍微吸一下,珍珠就很快會出來了。而且把杯子傾側時,珍珠奶茶也不會漏出來。

針對中國大陸新限塑令,有環保組織則認為,單靠自律不太可行,當局執法要更嚴厲。自然之友垃圾減量項目主任孫敬華認為,即便法規存在,但監督力量不夠,也只會讓理念流於形式,「僅僅通過倡導的形式,就讓所有人能達到,道德很高、環保目標很高的標準去做到,我認為是不現實的。」

要達到減塑的目標,一定需要配合法規的強制執行嗎?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黃美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