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港府稱為打擊罪案擬推電話卡實名制,你如何看?

各種強制收集個人資料的政策屢現,保安、隱私、監控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2021年1月30日深水埗,一間出售太空卡的攤檔。

2021年1月30日深水埗,一間出售太空卡的攤檔。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小二2021-02-02 發起

全球大約155個司法管轄區,已實施電話卡登記規定,你所在的地方實施了嗎?

港府冀電話卡實名制能打擊罪案,但墨西哥在推行類似政策三年後,發現沒達到預期效果而取消,你怎麼看?

各種強制收集不同個人資料的政策屢現,保安、隱私、監控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1月29日,香港政府宣布,就電話儲值卡實名登記制度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公眾諮詢。諮詢建議,市民日後申請電話儲值卡時,要提交中英文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明文件號碼、以及身份證明文件副本予電訊商登記,原有已經啟用的電話儲值卡都要登記,外國啟用的儲值卡不受規管。

電訊商會自行建立用戶個人資料庫;16 歲以下人士要登記服務計劃或電話儲值卡,相關登記必須得到一位「合適成人」,即家長、親人、監護人確認;每名用戶只可向每個電訊持牌人登記不多於3張電話儲值卡。

針對用戶登記數量設限一項,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回應,全港估計約有多於30間電訊商,「如果有些人真的有需要,嚴格來說都可以申請90張(電話儲值卡)以上。」

據建議中的時序,實名登記制度一旦實施,全港的新、舊電話儲值卡在一年內都應完成登記,否則就會失效。電訊商持牌人建立用戶個人資料庫後要核對用戶資料,如發現資料虛假,要取消相關電話儲值卡登記,並保存相關登記記錄最少 12 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建議中提到,執法部門在有法庭手令,或者在「某些迫切或緊急理由」而沒有手令的情況下,可以要求持牌人提供電話儲值卡用戶的登記資料。建議並指,任何持牌人以違反規例,通訊事務管理局可按照《電訊條例》懲罰持牌人,初犯最高罰款 20 萬元、第二次最高 50 萬元、第三次或以上最高 100 萬元。

BBC新聞提到,目前全港700多萬人口中,有多於2000萬張電話儲值卡,即是人均使用兩至三張,當中56%用戶是使用匿名儲值卡,即涉及超過1000多萬個用戶。

全球逾百地區實施電話卡實名制,港府推立法為打擊罪案

港府解釋,推行電話儲值卡實名制的原因,是認為可減低電訊網絡遭濫用,並指儲值卡被用作電話騙案、製造土製炸彈、恐怖活動等有組織罪行,危害公眾安全,又指不法之徒會用儲值卡隱藏身份。

邱騰華及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指,立法目的為打擊罪案,「甚麼罪案也好,如果可以協助警方或者其他執法機構,能夠在調查和執法工作收到效,這就是目的。」

諮詢建議引用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於2020年3月所發表的文件,指全球大約155個司法管轄區,已實施電話卡登記規定,包括澳洲、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南韓及台灣等。

澳洲於2000年引入儲值卡身分查核規定,購買儲值卡的用戶須向電訊商提供姓名、身分證、地址及電話卡持有數目等,亦有限制每人只可登記不多於5張儲值卡。澳門在2019年12月22日隨着《網絡安全法》生效,澳門的個人和商業用戶都要提交相關資料來申請電話服務。而中國大陸就在2015年要求電話卡需要身份證驗證,2019年開始更需要通過人臉識別才能夠辦理上網服務。

電話卡實名制能否打擊電騙成疑?

澳門、台灣、大陸的朋友對電話卡實名制或許並不感到陌生,但此一諮詢卻在香港引來疑慮。

民主黨認為,就全球150多個國家與地區都已經推行實名制而言,香港政府認受性低,不適合與其他有真正普選產生,及獲得市民信任的國家比較。另外,香港一般重要政策諮詢期為三個月,但今次為期一個月,中間還包括農曆新年假期。民主黨批評,政府是無意真正諮詢市民。

建制派議員葛珮帆則支持立法推行電話卡實名制。她指自己接觸過各種求助個案,警方追查困難。很多騙徒利用匿名電話卡令長者受騙,認為立法有助防範類似案件。

資訊科技界選委、數據科學家黃浩華質疑電話儲值卡實名制能否打擊罪案。黃指,現時不少詐騙案均是境外詐騙, 在境內實名登記電話卡難以阻止,罪犯製作炸彈亦不必使用電話卡,大可使用其他工具。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電話騙案除了用匿名電話卡,更多是用虛擬電話號碼(VoIP),根本無需電話卡就可以打出,「用VoIP,裝作順豐、入境處都可,根本不是匿名電話卡打出,所以(電騙)不是一個好大的理由。」

匿名電話卡用途多,有市民擔心私隱問題

方保僑舉例,匿名電話卡可有不同用途,例如個別地方上網速度緩慢,或是上網數據流量不夠用,而傾向以低價購買匿名儲值卡,比起透過電訊商的登記計劃便宜方便。他又指:「保安和監控很多時候是一線之差,最後是取決於市民對政府的信任程度有多高,台灣都可以透過電話追蹤用戶作抗疫之用,但政府信任度低時推出這些計劃,就只會有好多陰謀論,又會擔心會否被執法機關濫用。」

的士司機蘇先生認為:「(電話卡實名制)是不方便,我們用這些電話卡(儲值卡)做生意,你次次要上台。」亦有市民擔心私隱問題,張先生:「這些都是私隱,我不知道他取我的私隱用於哪裡,所以覺我不安心。」

研究稱實名登記與減少罪案無直接關係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在2016年發表的研究,當時全球約有90個國家或地區實施相關措施,然而並無實際證據顯示實名登記與減少罪案有直接關係。根據當時的數據,全球約有15億人無任何形式的身份,電話智能卡實名制會奪走其舉報犯罪,甚至撥打緊急服務求救的機會。

而香港亦有「無身份人士」的存在,他們可能是難民二代沒有辦理出生登記13000名免遣返聲請人或聲請被拒者。

GSMA 在2013年的「白皮書研究報告」總結,目前並無證據證明電話卡實名制會導致罪案減少。報告中舉例,墨西哥2009年亦曾推行電話卡實名制,但最後發現無助打擊罪案,三年後取消。當時新措施令墨西哥人改用其他方法獲取電話卡,例如在黑市或直接在外國買電話卡然後漫遊。墨西哥政府當時表示,2009年至2010年間,勒索電話反而上升40%,綁架增加8%。

GSMA 引述墨西哥政府報告說:「政策基於錯誤理解,認為罪犯會用名下或同謀註冊的電話卡。報告指出,註冊不但無法確保用戶資料的準確性,更可能導致無辜的用家被盜取資料。」

2020年,澳門破獲一宗與電話儲值卡相關的偽造文件。當電訊公司職員以虛假資料登記大量電話儲值卡,再將相關電話預付卡轉手以供非實際登記的其他人士使用。

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認為,如要使用海外電話卡,犯罪成本即大增,亦會與其他國家合作打擊罪案。

一直有研究資訊安全的香港寫作人「薯伯伯」提出建議,「應對」電話卡實名制,例如把社交媒體的電話卡號碼,轉為虛擬電話號碼、長備國際數據漫遊卡。

各種限制強制收集不同個人資料的政策屢現,保安、隱私、監控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黃美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