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主打無限制無廣告的社交平台「MeWe」捲起風潮,你也有在用嗎?

網絡世界轉瞬即變,有論者認為社交媒體的衰落在於社會的整體環境和氣氛變化,你如何看?

近日網民發起棄用 Facebook 改為用 MeWe。

近日網民發起棄用 Facebook 改為用 MeWe。圖:端傳媒

端小二2020-12-03 發起

害怕被演算法全盤掌握、滲透的你,主打「無廣告、無監控軟件、無廢話」的社交平台會是你的首選嗎?

面對社會掀起的陣陣風波,社交媒體是否不能避免成為各派別與群體爭奪的「戰場」?它的角色理應為何?

網絡世界轉瞬即變,有論者認為社交媒體的衰落在於社會的整體環境和氣氛變化,你如何看?

近年,針對社交平台機制及演算法的爭議聲不斷。例如 Facebook 曾被指因利益而進行政治、言論審查,以及 YouTube 引入「黃標」機制(創作者無法因影片獲得廣告收入)。另外早前因應美國大選,Facebook、Twitter 更特別更新了言論審核機制,加強監管以防範假新聞及不實言論。但最近,網友卻掀起新一波「移民潮」,網民從 Facebook、Twitter、Youtube 等這些屬於「傳統」的社交媒體,湧到 MeWe、Rumble、Gab、Parler 等新平台。

早前的美國大選,已有不少美國用戶、特朗普的粉絲因不滿 YouTube 篩選與選舉資訊相關的影片,轉移到新影音平台 Rumble。而 Facebook、Twitter 限制用戶發言自由的舉措,如特朗普的言論及相關新聞常被貼上警告標籤,促使網民紛紛轉移到限制較寬鬆的 Parler 及 Gab。

綜合外媒報導,Gab 與 Parler 在美國大選後,迅速變成右翼保守派及特朗普支持者的網路聚集地。其中 Parler 在11月3日至8日期間,美國地區的下載量達到98 萬次,佔總下載量的27%。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大選前,Parler 僅有450萬用戶,但大選結束後一周用戶人數激增至760萬。但是,Gab 因受 Google Play、Apple App Store 封鎖目前未能上架。不過從其網頁版本可見,特朗普早於2016年建立 Gab 的認證帳戶,內容與Twitter 的帖文同步。

除此之外,從上周開始成為熱門討論的新社交平台 MeWe,被網民認為是最理想取代 Facebook 的社交平台。MeWe 於2012年成立,整體功能與界面與 Facebook 相似,不過 MeWe 的官方網站清楚列明「No Ads No Spyware No BS(無廣告、無監控軟件、無廢話)」,即程式絕不監控用戶喜好資料,也不會使用演算法為用戶決定收看什麼內容,而內容只會按用戶所追蹤的按時序在 Timeline 列出。

該平台收入來源主要靠 MeWePro 的訂閱收費、貼圖、用戶建立專頁(US$1.99/月)、及加大雲端容量等功能。MeWe 用家可以選擇用電話或電郵登入,沒有實名登記,登記後可以改名。MeWe 行政總裁 Mark Weinstein 透露,目前已有超過1160萬名用戶加入該平台。MeWe風潮不斷,11月24日更成為香港區第一位最高下載量的應用程式,因此平台稱將會推出繁體中文版本。

MeWe 是社交平台的「應許之地」嗎?

雖然標榜無廣告及限制的 MeWe 吸引了一批支持者。不過,九龍城區議會副主席鄺葆賢在個人網誌指對 MeWe 的安全系統有保留。

她指出,MeWe並無雙重驗證,未能減低賬戶被他人入侵控制的風險。早在2018年,已有網民詢問 MeWe 什麼時候能有雙重驗證功能,惟平台回覆指仍然在努力研發中。鄺葆賢稱雙重驗證雖不是萬能,但不禁令人懷疑平台的安全措施防備。

另外,現時下載任何程式時都會有私隱聲明,但 MeWe 的聲明並無列出將會索取什麼資料,但卻列出用戶資料會傳給第三方(例如政府機構、商業夥伴、法律機關等),同時亦無列明什麼情況下傳交、資料會儲存多久、如何修改或刪除自己的個人資料等等。保護個人資料方面只寫 “Https”,屬於最基本保護程度;若需要點對點加密(End to End encrytion)功能則需付費訂閱。故她認為 MeWe 存在明顯的網絡安全隱患。

另有香港媒體人 Terry 在其 Facebook 寫道,「社交媒體的衰落,不只在於功能和朋友圈的因素,而是社會的整體環境和氣氛」。他舉例政治亂局令市民非常負能量,分享新聞與文宣會隨之興起,但國安法及政府鼓吹的「篤灰風氣」,已大減市民分享個人意見的意欲。

他認為,目前很多大型商業用戶,在 Facebook 及 Instagram 都未能做好內容營銷及管理,更不會開多一條支線進行宣傳,目前最多只會抱觀望狀態。他續指,不同的社交平台有不同的玩法及其使用功能,反問「多一個 MeWe,會令你愛上這個群體嗎?還是已在 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TV,已經看到同一個帳號重複發放同一種內容,感覺疲倦?」。他認為如果內容創作者只是把其他平台的內容重複轉載,最後只會減低用戶熱情。

轉眼即逝的網絡平台熱潮?

2011年,Google 針對 Facebook私隱度不足的弱點推出社交服務 Google+。該功能在開放註冊後的一週內,流量迅增1269%,曾一直被認為是Facebook的代替品,並在2013年超越 Twitter,一度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的社交網站。

但至2018年,由於軟件漏洞,Google+ 被指可能有高達50萬名用戶的個人資料遭到洩漏,致使用者人數不斷下滑。2019年4月,Google宣佈關閉 Google+用戶帳戶並陸續刪除內容,使一度輝煌的社交平台成為歷史。

被演算法包圍的你,有想過轉移新的平台嗎?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梁思行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