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只需一滴口水,便能知道自己的先天體質、健康狀況的基因檢測,你會想嘗試嗎?

追蹤祖源、分析疾病風險、發掘潛能?你如何看基因檢測帶來的改變?

實驗室中一名工人正在進行基因測試。

實驗室中一名工人正在進行基因測試。攝:Anton Novoderezhkin\TASS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0-11-07 發起

只需一滴口水,便能知道自己的先天體質、健康狀況,你會想嘗試嗎?

不少提供基因測試的公司都聲稱可檢驗到疾病風險、天賦潛能甚至對伴侶的忠誠度,但測試結果可信嗎?

基因檢測近年愈來愈受歡迎,但透露自己的基因訊息有什麼風險?

近年來,基因測試服務迅速崛起,更隨即風靡全球。基因檢測(Genetic Test)是透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染色體結構、DNA序列、DNA變異位點或基因表現程度進行檢測的技術,讓受檢者可以了解一些與基因遺傳有關的疾病、體質或個人特質的依據,為醫學分析的一種。

由於每一個人體內都有著20000個的DNA基因訊息,組成獨特的個人化資訊,導致每人的先天體質、健康狀況、特徵都不盡相同。不少人都希望透過檢測,以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性格和強弱項。也有父母願意付費數千至數萬元,目的就是為了得知孩子的各方面的天賦潛能和智力發展。

基因檢測的成效如何?

香港數碼化醫療保健公司 Prenetics 的旗下品牌 Circle DNA,也有提供基因檢測服務,更邀請不少知名人士擔任代言人,宣傳健康的重要性及基因檢測如何改善生活。公司聲稱,只需一滴口水,便能驗到500個以上的檢測項目,各項目更覆蓋20個範疇,當中包括常見的疾病風險、祖源分析、性格特徵,甚至兩性特徵。

公司又引用多篇文獻,佐證及宣傳檢測達「99.9%分析準確度」。然而,一些用家在檢測後發現結果不準確,例如是本來血壓較低的人士卻被指出高血壓的風險較高。另外,由於每個測試項目結果都有結果可信度(1-5)供測試者作參考,故也引來可信度較低的項目到底有何作用的質疑。經記者查詢後,一些論文的原作者表示其論文與基因無關,亦有作者稱公司檢測的基因只是人體內基因的一小部分,未能有效全面反映相關特徵或受傷風險等。

Prenetics 行政總裁楊聖武則回應,基因測試對診斷疾病準確度高,確實有效。他又指出,部分項目雖然可信度較低,但公司也有如實交代,因此認為測試結果並非誇張失實。

至於父母們最關心的智力或天賦結果,香港教育大學心理學系高級講師溫麗妍則質疑基因檢測對測試智力或天賦的成效。她指出,智力的高低和基因或基因組合的關聯至今仍未被明確,而科學界對人類的天賦更未有客觀嚴謹的討論。她批評這些聲稱提供測試兒童天賦和性格的公司誇大失實,用字籠統,並未有附上科學證據。

一位美籍記者曾進行三個不同美國公司的郵寄基因檢測套裝,分別為iamYiam,FitnessGenes 和Pure Genetic Lifestyle。最後卻發現三個基因檢測結果大相逕庭,再次引發人們對基因檢測的質疑。

基因檢測會暴露我們的隱私嗎?

2016年,美國聯邦調查局重金懸賞抓捕在1970至1980年代涉及多起謀殺案、強奸案和盜竊案的「金州殺手」。及後,警方在一家名為「GEDmatch」、主力提供尋找失散親人的基因樣本訊息的基因檢測公司的開放資料庫中,匹配到這位「金州殺手」的遠房親戚,所以才能順藤摸瓜地鎖定到「金州殺手」的真實面目。然而,聯邦調查局利用公開基因資料庫來調查的方式卻引發了不少爭議。

紐約大學法學教授艾琳.莫菲(Erin Murphy)在自己的著作中,講到了美國曾發生非法盜取基因隱私和基因誤判的案件,說明了暴露基因訊息的嚴重後果。在處理刑事案件時,司法系統更可能濫用隱私訊息。

她又指出,基因資料包含一個人多種重要的信息,這些私密的資料本應該被保護起來。但有研究機構卻可能把訊息賣給其他組織,使我們無法預測這些訊息會落入誰的手中,以及一些不法分子想從中得到什麼。

你認為進行基因檢測有何風險?你相信這些基因檢測的結果嗎?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施嘉怡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