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嘲笑與冷眼:「港版N號房」折射的社會態度,是社會性教育缺乏還是刻板印象的問題?

從連登討論區成人台的「貼自己老婆女朋友SP身材」等貼文到「港版N號房」事件發生,我們是否都正在犯「旁觀之惡」?

2019年3月10日一家旅館的窗戶上看到一個人的剪影。

2019年3月10日一家旅館的窗戶上看到一個人的剪影。攝:Carlos Becerra/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0-06-19 發起

從連登討論區成人台的「貼自己老婆女朋友SP身材」等貼文到「港版N號房」事件發生,我們是否都正在犯「旁觀之惡」?

在港事件中,大多數性剝削受害者為男同性戀,但其並未得到太多關注甚至更獲人嘲笑,你如何看?

有論者指出華人社會裡,因男同性的性互動常為社會詬病,讓男性更羞於表達自己的慘痛遭遇,你認為我們該如何做才能讓社會變得更多元與尊重?

今年1月,韓國被傳媒揭露出「N號房」事件,活動主腦於網絡通訊軟件Telegram開設多個聊天室,並以不同手段要脅被騙取女性拍攝色情影片。從韓國的剝削問題到成人產業限制與偷拍文化,事件均引發社會相當熱烈的討論。然而事實上,這類性剝削的「N號房」事件離我們並不遙遠。

香港連登討論區成人台一直存有「貼自己老婆女朋友SP身材」/「貼自己老公男朋友SP身材」的貼文,有人提出有關貼文已是物化女性的「N號房」翻版。不過至15日,有香港媒體報導有關「港版N號房」(又稱「A/B號房性侵害事件」)的事件,掀有人於社交平台交友,然後利誘之下要求對方拍下不雅影片,並要求對方到酒店「AB房」試鏡(「A房」用作拍攝,「B房」用作性交易);目前已知事件牽涉到至少300名受害者。

「港版N號房」始末

有關媒體先後曾接觸4名受害人,發現犯案主腦「阿希」的犯案手法與韓國「N號房」大同小異,均是利用社交媒體、交友軟件犯案。

「阿希」以製作公司經理人自稱,於社交平台以1000元時薪招募演員,,到五星級酒店玩派對直播,聲稱影片只供一名幕後富商觀看及收藏。有部份人抱「有得玩、有得食」的心態參加,但受害者則因被哄騙拍下露臉的不雅影片,迫於無奈才前往酒店拍攝色情影片。

據報道指出,主腦每月會舉辦一至兩次拍攝活動,並設有不同的主題。然而主腦聲稱自己身在加拿大從未現身,每次都只會在酒店預訂兩間房——「A房」用作拍攝,「B房」用作性交易; 拍攝現場至少兩名工作人員。

報道引述受害者指出,每次拍攝後不但收不到自己的酬勞,更每次出席拍攝都要付500元,而主腦亦列下各種規矩,一旦觸犯受害者便要被罰錢。另外,在拍攝過程當中,除了工作人員,更會有嘉賓或觀眾在場觀賞。這些觀眾更可在拍攝完畢後向工作人員付款,揀選合心意的「演員」,帶到「B房」進行交易。若「演員」不從,主腦便會以公開其不雅影片予受害者家人、朋友威脅受害者。而若有「演員」拒絕再拍攝,主腦便會要求對方賠償天價金額,更恐嚇對方「會搵黑社會搞你」。

繼媒體追查,其表示捲入有關性侵案的人數多達300人,而有部分影片已在網上流出。據警方回應稱,就有關事件已接獲兩人報案,一案件列作「糾紛」、另一宗案件則列作「刑事恐嚇」處理,暫未有人被捕。

社會如何看待事件牽涉男同志

值得留意的是,該次事件中受害者多為男同志。

「港版N號房」事件傳出後雖引起網民震驚及熱議,但從香港網上討論區連登可見,網民幾乎「一面倒」地留言取笑受害者。當中有網民批評受害者「不用腦」、「被性吸引實屬活該」、「貪心」;又指事件令人覺得「惡心」,更有人指自己發現對象是男性大失所望。另外,亦有部分網民不斷在討論區上求有關事件的圖片、影片;只有少數留言為受害者打抱不平,聲討主腦。

除了網民就事件的討論外,日前,商業電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的主持人林海峰、阮子健和潘小濤亦有在節目中提及該次事件,主持人以嘲笑的方式重演事件,又在節目中稱「苦主」「為錢乜都制」(為錢什麼都願意)。該節目事後受到聽眾及網民的批評,斥責節目在受害者的傷口上撒鹽,要求商台公開道歉。

18日,《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於Facebook發文就事件致歉。今早(19日),眾主持在節目中再次向觀眾道歉,林海峰指他們在處理事件上有所不妥;不過其後林又稱「唔明點解係我地出嚟道歉先,而唔係阿希。」有關言詞則再次惹怒網民及聽眾,指林沒有悔意。

今晨,作為香港首位公開男同性戀身份的立法會議員陳志全亦立即在Facebook專頁上,回應節目嘲笑受害者的事件。其斥主持人此舉令受害人因害怕成為被嘲笑與欺凌的對象,而繼續啞忍,屈服於性侵者的淫威之下,讓元兇可以逍遙法外,令更多人受傷害。陳更指責道:當有人被勒索、性侵、甚至性虐待時,竟然不站在受害者一方說話,還拿性罪行受害人作搞笑題材。正正這種態度,令更多受害人不敢站出來,覺得自己「抵死」,即使再被強逼拍攝GV,甚至「接客」,也只好乖乖就範。

南區區議會議員袁嘉蔚則指出,華人社會裡常常以為性侵受害者只有女性,男性彷彿必然是加害者角色。但其實這都是社會所給予男性的剛強定型,加上同性性互動本來已經為社會詬病,讓很多男生更羞於表達自己的慘痛遭遇。她更指出,事件顯示香港在性教育上做得並不足夠,若不改變,相關事件依然會持續發生。她亦呼籲香港社會應該更多元的包容及尊重。

在港事件中,大多數性剝削受害者為男同性戀,但其並未得到太多關注甚至更獲人嘲笑,你如何看?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吳莉莉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